教学内容:教课书第110~111页例2,“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对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并加以解决。.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图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教科书第110页例2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这幅条形统计图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你知道淡蓝色直条和深兰色直条分别代表了哪个城市吗?从哪儿看出来?

看图说说每个城市2003年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学生自由发言。

提出要求:你能把这两个城市各季度平均气温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

学生各自填写,教师提醒学生有次序核对数据。

2、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

(1)、这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哪个季度相差最小?

(2)、北京市哪两个季度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大?

(3)、这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

(4)、你从图上还知道些什么?

如北京市2003年的四个季度中,哪个季度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季度的平均气温最低;整体来看,哪个城市的全年平均气温高一些,是多少摄氏度等。

3、归纳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比单式条形统计图更复杂,表达的信息也比单式条形统计图更丰富。

二、教学“试一试”加深认识

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说说能知道些什么?

怎样用条形图来统计各兴趣小组的人数,请看电脑组的图例。

说说每种颜色的直条代表分别是哪个年级。

3、学生照样子完成复式同学条形统计图。

指出:首先确定每组各年级数据的直条高度,方法可以量出中轴上每格的高度再把1格大体等分成5份,并由此画出代表相应人数边框,其次在直条上按年级涂上不同的颜色。

4、在直条上方标出数据,并与表中的数据进行核对。

三、完成“练一练”

1、仔细观察统计图,读一读题目要求。

2、谁来说说“污染指数”含义。

3、分组讨论,说说两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

学生回答后提问: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4、组织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统计表?你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哪些特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