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少年》课文讲述了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突如其来的海难让船员们的生命危在旦夕,但救援队队长告诉大家还有一个遇险的人因为救援船太小而需要第二次出海救援时,年轻的汉斯不顾母亲的劝阻,勇敢地出海救出自己的哥哥。在教学中我注重了情感的渲染、朗读的落实,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达到了预期的结果。现总结如下:

一、渲染环境,如临其境

上课伊始,我让孩子们说说形容大海的词语,告诉孩子们大海温柔时风平浪静,碧波荡漾,特别令人喜欢;然后话茬一转,大海发怒时,波涛汹涌,海浪翻滚,很令人害怕。让让我们走进文本,找出书上第一自然段是怎么描写大海大发雷霆这番情景的? 出示句子: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海面上乌云翻滚,狂风怒吼,一条渔船在巨浪中颠簸,船舱已经进水了。船员的生命危在旦夕。通过指名读,找出情况危急和环境危险的词语。让同学们闭眼想像一下,这不是在明亮的房间,而是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这不是在我们温暖的家中,而是在茫茫无边的大海,你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觉,请你再来读一读这一句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字里行间去。再指名读,齐读,充分体会环境的恶劣,感悟汉斯的勇敢。

二、抓住对话,剖析表演

三、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通过学生带着问题:汉斯自告奋勇地参加海上救援工作,你觉得他应该去,还是不应该去?自由朗读课文,回答问题,通过男女生辩论,找到第三段中妈妈对汉斯说的五句话,第四段中汉斯回答妈妈的四句话。通过指名读、讲解剖析、引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同桌改写、师生表演、指名表演,领悟汉斯的勇敢。

三、质疑问难,回归课本

学完课文,“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吗?”一句问话,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老师让学生回答完后,再提问一个问题:学完本课,你觉得汉斯 的哥哥保罗是个勇敢的少年吗?请你再读读课文,说说你的理由。这样又把学生带入了文本,回归到了课文。

四、走进文本,走出文本

学完课文,又让学生课外搜集、阅读勇敢者的故事,积累有关勇敢的诗句、名言、成语。这样渗透了大语文观,把课内延伸到了课外,真正实现了走进文本,走出文本。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以情动人的“品读”还不够,大胆放手的“自读”,还不够,读写结合的“创读”等还不够,我将它做为一个新的起点,不断改进,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