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定案例研究的主题和对象

确定案例是指确定研究及辅导对象。首先,教师必须明确自己要研究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这样才能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寻找符合条件的案例。其次,要对所研究问题涉及的主要概念形成明确的定义。比如,教师打算研究“学习困难”这个问题,就一定要对学习困难有明确的定义,清楚学习困难的操作性的定义以及学习困难的特征和表现。再次,在初步选定了符合条件的案例后,通过实地查看、调查询问、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被研究者的情况,综合考虑时间、路程、经费等问题,从中挑选有研究价值、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来进行深入研究。

二、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是案例研究很重要的一步,资料收集的全面详尽程度直接影响着对案例分析的透彻与否。在收集案例资料的过程中,除了强调资料的全面性和详尽性之外,还必须注意资料的有效性。具体来说,收集资料包括两个方面:

1.资料收集的内容

所收集的资料大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校适应(如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习态度、学习成果等),社会适应(如社区生活、休闲等)。从尽可能多的角度来收集资料,确保资料的有效性。下面以具体的案例说明资料收集的具体内容并对其做出评价。

2.资料收集的方法

案例研究依赖于收集详尽的相关资料,否则,很难得出准确的结论,而这就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并且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技术。一般而言,在案例研究中可以运用到的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文件分析法、测验法、游戏技术法、投射技术法。

三、案例诊断与分析

在这个步骤中,重点要做的是案例诊断与分析过程的评价,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做案例分析时角度是否全面、对问题影响因素的分析是否全面。

1.个案分析角度

一个好的个案,其原因分析应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维度去考虑。

2.对问题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个完整的个案研究应该包括原因分析与诊断,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干预措施才是有针对性的。如果不去分析问题的成因就直接采取干预,就有可能导致干预措施的无效,而达不到开展个案研究的目的。

四、指导与追踪 .

1.指导

指导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分析和诊断的基础上,采用行动研究法,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加以实施,并在行为中对此方案进行验证,边行动,边研究。

2.追踪

教育是一种长期活动,有时要在一段时间以后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看清某一教育措施的效果。因此,对于案例研究,特别是施以发展指导的案例研究,有必要有一段较长时间的追踪研究,以测定和评价指导措施是否有效。如果证实结果确有成效,案例研究结束。如果成效不满意,应继续研究,重新诊断原因,找出补救方法。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被研究者的反应,倾听相关成人(如教师、家长等)对被研究者的描述和意见以及了解干预实施者和指导者的自我反思等方式进行追踪,具体方法可参照前面收集资料的方法。

五、撰写个案研究报告和论文

撰写案例研究报告和论文是对前面各个阶段的研究作一个梳理、归纳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