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应试教育的重压使人世间最美好的教育渐渐地远离了生命、远离了生活、远离了时代、远离了大自然……学校本应是知识的海洋,学校生活应使孩子的眼神越来越有智慧之光,而现实的学校生活却往往导致

不少孩子上学后,亮晶晶的眼睛反而变得暗淡无光了;不少上学前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竟连一个为什么也问不出来了;上学前个个都有‘咱己是好孩子”的感觉,上学后却往往被“坏孩子”的自我感觉替代了。求知本是人世间最大的欢乐,多数上学后的孩子却感到学习是一种无尽的苦难。

结果是,在独生子女本应享受最美好的童年的岁月里,却演绎着一幕幕人间悲剧。浙江金华的徐力弑母事件仅是一例典型的例子罢了。

有没有一种让所有孩子像追蝴蝶一般,如痴如醉、留连忘返的教育方法呢?有!这是一种神奇而又普通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新鲜而又古老的教育方法。

更有趣的是,它是所有家长本来就有,却未曾发现,都本能地使用过,却又无意中遗忘了的教育方法。从这个角度上说,每个家长都曾经是追蝴蝶教育的大师,每个孩子都有着一段如诗如画般的追蝴蝶的成长经历。

我——一个普通聋童的父亲,就是发现这种教育方法后把我那三岁半时还一个字不会说,震耳雷声都听不见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并用这种方法,在中国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早慧聋童。

更令人鼓舞的是,把这种方法引人健全儿童的教育实践后,让许许多多所谓“差生”、“后进生”的命运产生了飞跃的变化。经过18年的生命体验,我们已把追蝴蝶的教育方法提升为赏识教育,它的基本理念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

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是完全一样的。可做法却往往不同。

农民日夜思考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样满足庄稼的需要?家长为教育孩子彻夜难眠,有没有想到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是什么?怎样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呢?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