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更多自主性,把家长的权力关进‘笼子’里。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主动性和自主权,培养孩子从小学会自主思考、主动选择等习惯,而不是代替其思考或选择。”在昨日举行的长江日报校长读书分享会上,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沈爱华,与近300位家长等分享了阅读国内学者仲建维书籍《学生权利论》的心得体会。

 把中国家长的权力

 关进“笼子”里

我们的家长会让学生自主选择吗?我们的学生有能力做出自主选择吗?读书分享会开始不久,沈爱华说起一个小孩买酱油的故事:“一位家长要他5岁的小孩独自去小商店买一瓶酱油,出门前反复叮嘱到了小商店要说‘阿姨好’。没多久,小孩确实把酱油买回来了,但也没喊‘阿姨好’。家长疑惑地追问,孩子也诚实回答了:‘卖酱油的是个男的。’”

沈爱华说,不少“中国式”家长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种倾向——希望把自己认为正确的判断或选择,也不管孩子反对或赞同,都先入为主地“教育”灌输给孩子。“这无形之中就已剥夺了孩子的权利,至少是忽视了孩子是独立个体,忽视了对其加以独立的思考、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引导与培养”。

“家长帮助孩子选择本身没错,但不应完全代替孩子的选择,而应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引导和理解等。” 沈爱华说,“面对孩子学习、成长过程的同一问题,家长很多时候大可不必自作主张,完全可以平等地与孩子进行对话、沟通——‘你是如何想的?’、‘你会怎么去做呢?’……”

在沈爱华看来,我们的时代和教育已从“权力时代”走向了“权利时代”,替孩子做主的“包办式”家长“权力”早就应该被关进“笼子”里。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