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了二十年语文,始终强调要多读书,但几乎每一届学生都遇到下面的情况:有的学生从小就读书,确实也读了不少书,但语文水平很一般,有的甚至不理想;相反,有的学生读得并不多,语文水平却比较高或者并不差,名著一本未读,语文成绩照样高。当然,语文成绩、语文水平、文学修养不是同一个概念,但不管怎么说,读书多少与这些方面应该是正相关。老师也经常说,书读得多,语文是不会差的,而事实上又不完全如此。那么读书数量与整体水平之间到底有多大关系呢?我认为这其中的关键是如何做到有效读书。我们常常强调“厚积薄发”,但“厚积”不等于是无效或低效的累积,也应该是有效或高效的累积,否则劳而无功或多劳而少功,就会影响读书者的信心,“读书无用论”就会抬头。下面就“有效读书”谈一些体会。

在人的生命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心理、思维特征是不同的,尽管不同阶段的交替过程潜移默化,难以精确切分,但整体看,不同阶段的特征是明显的。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不同年龄段对阅读内容的需求不一样,读书兴趣会随着年龄段的不同而一次次转移,并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向高层次推进。

要使读书有效,就要让学生去读,行动最重要,愿意读而且认真读才能谈效果问题。现在,老师和学生在阅读问题上存在着某种对立。老师推荐的学生常常不喜欢,学生喜欢的老师常常加以否定。在读长篇还是短篇、经典名著还是时尚作品、网络还是文本都有差异。老师常常是好古而非今,认为古代作品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强调读短一点的,不化费很多时间;强调读名著,思想性、艺术性高,正面影响作用大,认为时尚文学肤浅,经不起推敲,语句毛病多,会受到不良影响;强调文本阅读,认为网络作品粗制滥造,趣味低级等等。对这类问题,我认为教师要转变观念。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读书的兴趣,人的阅读兴趣、目的是不同的,只有让学生有持久的阅读兴趣,学生才能坚持不懈地阅读,读得越多,鉴赏力越高,抵御低级趣味作品的能力才越强。不吃糟糠,焉知鱼肉之鲜美,不走泥泞,焉知大道之康庄。

现在学生一方面要给他们推荐名家名作,让他们吸收典范作品博大精深的思想、规范典雅的语言,也要允许他们读一些时尚的作品,可以是写他们的,也可以是他们写的,让他们读一些反映他们生活的作品,韩寒、郭敬明等人的作品,也许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不管怎么说,读这些作品比不读要强,这些作品受到他们的追捧,今后他们也会追捧品位更高的作品。读易中天、于丹等人的风行作品,比板起面孔强迫阅读三国、论语要好得多。因为读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心得》,反而能促使他们去读《三国》、《论语》。学生只要保持了阅读兴趣,就能使阅读量不断增加,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素养,否则名著没读成,其它也不读,效果会更不好。

读书是伴随人一生的学习方式,无论是消遣式阅读还是专业研究式阅读,如何读是十分重要的,不同方法结果会明显不同,遵循阅读规律,激发并保持阅读兴趣,又能掌握精读的方法,那么你的读书效率就会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