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世界各国已经在考虑战后的事情了。人类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损失是极为惨痛的。如何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发生,防止出现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国家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大国,更是为此事绞尽脑汁。因为,除了反法西斯这个共同点以外,各国社会制度和思想主张又不一样,怎样保证这些国家和平又自主地生活在地球上,成了解决问题的重要关键。

各国的共同主张是,要建立一个共同的机构来维护世界和平。1943年10月,美、英、苏、中四国代表在莫斯科开会,讨论了这一问题,会后发表的《普遍安全宣言》,呼吁成立一个保证国际安全的机构。

此后,随着战争的进程,几个大国又不断进行接触,中、美、英的开罗会议(1943年11月),美、英、苏的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为大国之间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建立“联合国”的构想也在这个时候产生了。

1944 年8月至10月,四大国代表在美国华盛顿的敦巴顿橡胶园连续举行会议,起草联合国章程。但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相互争执,特别是美苏两国,因为意识到战后将成为主要对手,都极力在联合国的机构和权力上争取有利于各自国家的规定。比如,在五大国拥有否决权的问题上,双方意见截然相反。苏联提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苏、美、英、中、法五个常任理事国应拥有否决权,即只要五国中有一个国家反对,表决就无效。因为在当时,大国中只有苏联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很多问题上,它是少数,有了否决权就可以保证苏联不会吃亏。美、英代表也明白这个道理。为了西方的利益,两国坚决反对拥有“否决权”,主张少数服从多数。

出于同样动机,苏联提出让它的两个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直接成为联合国成员。这样,苏联就可以有三票的表决权了。这显然也是美英不能接受的。

双方争执不下,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直到1945年2月,在苏联雅尔塔举行的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上,罗斯福和丘吉尔才同意苏联的建议。他们主要是从争取苏联同意全力击败德国法西斯并对日宣战这个大局考虑的。

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46个国家的代表聚集在一起,讨论成立联合国的问题。成千上万的市民高呼着“和平”的口号,表示对这件事的支持,表达了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和进步的愿望。

在 26日的会议上,美、中、苏、英四个发起国的外长相继发言,表示要为维护和平而竭尽全力。中国外长出现在会场上引人注目。因为,在抗日战争之前,中国长期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侮和侵略,国力贫弱,被人看不起,在世界上没有地位。而通过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大国之列,成为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是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赢来的。

这一天,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并决定,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在美国纽约宣告成立。

世界各国的团结,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合作,对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也为战后的和平提供了保证。当然也要看到,大国之间的争斗与不和,在当时已经露出苗头。特别是大国的强权政治,也给各国的利益带来损害。比如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苏两国首脑曾单独会晤,讨论对日作战问题。在没有中国代表参加的情况下,两个大国达成了秘密协议,对包括大连港国际化、苏联在东北的利益等问题作出了决定。这显然是与各国平等互利的原则相违背的。

总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向何处去,和平能否得到长期维护,仍然是一个大问题。等待着各国人民的,仍然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艰难曲折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