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首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有关“小明过生日”的录像。当学生的注意力被紧紧吸引时,我适时提出“小明几年11周岁,已经过了11次生日,可他妈妈从出生至今只过了9次生日,你们知道小强的妈妈今年几岁?为什么比小强过生日的次数少呢?”话音刚落,同学们个个睁大了充满新奇、疑惑的眼睛,好奇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探求其中奥秘的欲望油然而生。于是,我立即抓住这有利时机,推波助澜地鼓励学生:“同学们,只要我们集中精力,上好这堂课,其中的奥妙你们自然就会明白了。”这时,学生充满了新奇感和快乐感,学生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习的欲望也与时剧增。

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我就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起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敢于提问,我还经常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自卑、胆怯的学生在小组内提问,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其自信心;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先让他把问题写在纸上,再照着念,循序渐进,不能要求过高,急于求成,使其失去信心;对于课堂上来不及提问或言犹未尽的学生,在课下让他把要提的问题,要讲的话说给老师。这样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就能得以保护,提问题的胆量也就越来越大,逐步养成敢想、敢问、敢说的习惯。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有“疑”可质

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例如,我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5628÷0.67时,有的学生问:“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而不是把被除数化为整数”?再如,在教学“分数工程问题”时,我是这样问的“为什么可以用单位'1'来代替具体的数据”。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这时我就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

三、明确目的,正确释疑

“疑难”对学生来说是暂时还不可能甚至是完全没有能力排除的。“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如果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将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释疑的方法不妥,也将影响质疑问难的作用。面对学生的质疑我一般不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遇疑不慌、处疑不惊,不受课堂40分钟的时空限制,因疑引疑,设新疑释质疑,会收到比完成几道巩固作业更美妙的教学效果。例如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可以提一个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1厘米,所得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长方形的面积还是一样大吗?学生很容易认为“一样大”,因为增加1厘米和减少1厘米的表象易掩盖“面积的增减变化”的本质,在学生思维受挫的转折处,再设计一问:增加的面积和减少的面积相比,哪个大一些呢?学生受到启发,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四、联系实际,体验成功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例如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乘法应用题时,我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如:(1)一个小组有4人,8个小组有几人?(2)一有7个学生,8列有多少个学生?(3)一个窗台2盆花,4个窗台多少盆花?(4)买一个本子3角钱,买5个本子多少钱?等等。然后让他们解决,这样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生活,而且使他们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求知欲,使学生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取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活动情境上是不够的。从教学中,我体会到:教师首先要有创造精神,应将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呈现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然后创设情境,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主动探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个性,注意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才能使课堂上处处闪烁创造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