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中班第二学期的男孩子钟情与奥特曼、怪兽、皮卡丘等。而且喜欢看它们的vcd,喜欢它们的玩具、木偶,有的孩子几乎趋向与崇拜。

案例:

今天铭铭一早就来园了,而且带来了4只“怪兽”。并对我说:“葛老师,我今天带来了许多玩具,我要与小朋友一起玩。”

课间,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玩具与同伴分享。突然铭铭过来告状“老师,毅毅把上上的手抓开了。”

“手抓的?”

“不是,是怪兽。”

我心理一紧张,马上随声而去,只见毅毅一人坐着,且手中拿着那几只怪兽玩。上上则揣着手坐在桌边,观察自己的伤情。

“上上,怎么样了?疼吗?”我立即看了“伤口”,并无大碍,便放心了。

询问结果:铭铭将怪兽借于毅毅,上上想玩,但毅毅不同意,就用手中的“怪兽”将上上推出门外,这一推便推出了“伤口”。

马上召开紧急班级会议。

我将情况与大家伙通报。“班内发生这事如何解决?”大伙都一致将矛头对向毅毅。毅毅一下子不知所措,哭了:“我不是故意的”。

我看见了怪兽,想到了妙法。

于是我将矛盾转移到怪兽,“请问,这几个是什么化合物?”孩子们齐呼:“怪兽”。

“怪兽是好?坏?它们干吗的?”

“不好的,欺侮人”

“怪兽与谁打架?”

“与小朋友。”

“你是正义的化身,应该阻止怪兽去欺侮小朋友,现在你却利用它在欺侮人?”

我在提出了问题后,将问题抛给了孩子们。“大家说说该怎么办?”

大家伙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

“毅毅的做法是错的,应该大方些,把东西借给上上一起玩呀。”

“你手中的玩具也不是你的,铭铭可以把自己的玩具借给你,你也可以给毅毅的同意与上上一起玩”

“上上也可以马上躲避的,就不至于被怪兽的手抓伤”

“上上,谁欺侮你,你就抓住它的手,不让他动,然后告诉老师……”

“……”

孩子们想了一堆的主意。

最终,这只“怪兽”被“奥特曼”抓进“监狱”,不能参与小朋友的游戏。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