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一位老师说到在教关于一篇泼水节的课文(不知是哪一册,题目也不知道)时,执教老师说她正上到泼水节热闹场面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突然发问:“老师,我们的水资源已经十分贫乏,那里却为什么还要这么浪费水呢?我认为这泼水节不好!”

老师一愣,学生说得也在理呀,但这问题又没在预设的时候考虑过。这么办?老师觉得一下子没有办法来既能回答学生的问题,同时又不打破课文学习的情境。自己也知道更理想的是通过这个课堂的插曲来即时生成导向更精彩的语文学习。没有办法之下,幸亏老师还是很有知识的,说:“云南这地方的水资源比较丰富。”虽然应付了学生的提问,但觉得这是明显的搪塞而已,学生也不太乐意接受,自己也更觉得似鱼梗在喉。

后来,这个执教老师说到,如果我这样处理,那么这个插曲就会使这堂课更显精彩了:

水资源是应该值得十分珍惜的。但为什么傣族人民还要用这么形式呢?能不能在书里找到答案呢?通过讨论,知道了答案也会在书本的字里行间找到,这就又回到课文中去了:

这里的泼水是表达少数民族传统风俗、一种喜庆节日的最重要的形式,是人们相互祝福的表达方式,水成了他们最重要的喜庆工具。书里描述的欢快的泼水,正是他们表达最美好的祝愿、最欢快的的心情。通过读书这就更加深了对节日意义的认识,更深一步地悟到了“水”背后的与众不同的喜庆意义,同时也加深了对该节日的理性认识。

就这样一个在课堂突然冒出来的完全不在老师“预设”之中的问题,看似可能打破学习情境、偏离课文价值取向的问题,却在老师巧妙的生成中让学习更精彩了。

从这个案例中我想到,让课堂那不经预设的生成不断为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关键是什么?我认为:

一是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背景。虽然不可能做到事事俱知,但对所要上的课的相关知识背景应该有所掌握。如果这里老师对泼水节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的话,是很难引导的。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