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教学《比较水的多少》这一课,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三个不同形状、不同高度瓶子里水的多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提出一到两种比较方法,但在叙述方法时,考虑不够严密,常常忽略一些小细节,比如有的学生说到可以把水倒入同一个瓶子中比较,至于怎么比,要注意什么,都欠考虑。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到小组中研讨,学生就会相互补充,逐渐完善方案,在群体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感悟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周密性,日积月累就能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造就一个聪慧的大脑。

2.观点出现分歧时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学习个体,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参差不齐,导致对科学现象、结论的看法也异彩纷呈。当学生对事物所持的观点出现分歧、争议时,思维会异常活跃,通过小组讨论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相互补拙,从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

例如教学《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这一课,要判断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食用油等液体是否溶解在水中?根据生活经验,有的学生认为能溶解在水中,有的学生却认为不能溶解在水中。当所持观点对立不统一的时候,在学习小组中可以进行充分地争辩,说出各自的理由,争辩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溶解”概念的明晰过程。

3.思维遇到障碍时

小组学习是由问题引发的,提出某个问题就是为学生的智能活动树立起一个方向性的障碍,从而对学生智能活动产生刺激。学习小组的互动是为了解决在个体自主学习中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同伴互助、启发,越过思维障碍,重构自身的概念体系。没有思维含量的简单问题,学生一眼就能看穿或是完全能自主解决的简单任务,不宜“兴师动众”采用小组学习互动的方式,否则就是耗时且无效。

譬如教学《电和磁》这一课,当学生亲眼目睹电磁铁接通电流,小磁针发生偏转,断开电流,小磁针恢复原状这个现象后,脑海中肯定会产生问号:接通电流,小磁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断开电流,小磁针为什么会恢复原状? 80%的学生由此疑问却束手无策。此时我们不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猜测原因,提出可能性,研讨的过程既能充分发表个人的观点,又能相互启发,思维在碰撞中产生火花,朝着真理前行。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