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是一门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启蒙学科。在科学课上,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记录分析、讨论交流等活动载体和多种学习形式来落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受到学生的喜爱。近两年,笔者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在继承和运用上述多种小学科学课典型教学方法的前提下,拓宽延伸,引入科普资料库进课堂,尝试给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元化的科普资料信息,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外阅读更多相关的科普资料,有积淀有根据地预测设计,有证据有目的地开展实验分析,最后有思考有质疑地再探索,使科学探究借助科普资料,为学生科学素养提升锦上添花,取得一定成效。本文就科普资料库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具体展开论述。

一、科普资料库进课堂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基于对现有教材的反思

教材其实也是一本科普读物,一学期如果学生的科学课上就是学一本教材,显然是单薄零星的。而且教材是针对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同龄学生统一编排,并没有考虑到各地区之间的人文差异、学生发展水平差异和个性化的需求,对于学生个体科学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有很大局限性,也不利于有个性化需求的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科普资料库进课堂给学生打开了新的渠道和更广阔时空,便于教师开展集体引领下学生个性化的更多阅读、讨论分析。通过基于教材内容的拓展阅读,不仅能够巩固对所学科学知识概念的认识提升,还能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发现新问题,探求更多新问题结论的独立学习习惯能力,掌握科学概念的多元运用,进一步热爱科学、相信科学、探索与创新、团结协作,形成健康的科学价值观,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立足于书香校园建设的大背景

新课程背景下的书香校园建设已在全国大部分学校实施。目前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下,没有专门的阅读课,对于阅读技能的养成,阅读行为习惯的训练,是非常不利的。少年儿童阶段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市各校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书香校园建设,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必修课。阅读指导并不单单是语文老师的事情,书香校园的建设需要全员参与。科普阅读作为学生阅读范畴中的重要一块,也是科普资料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线科学老师,我在关注学生课外阅读的同时,特别关注学生课外科普书籍报刊资料的阅读状况,思考科普资料阅读对于促进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提升科学素养是非常有意义的。立足于合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通过科普资料库进课堂,又高于课堂,将发挥科学老师的阅读推广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产生深远影响。

(三)对科普资料库的特殊意义认知

通过对部分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关注,了解到科普读物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当科普读物作用于学生时,必然对他们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纵观历史,大凡在科学史上有过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在少年儿童时代都拥有阅读科普读物的经历。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自己的传记或回忆录里也曾提到,小时候受过某本科普书、某一科普杂志、某次科普展览或某部科普电影的影响。

有学者通过调查得出这样的结果:我国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为1.4%。在各种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社会对科技专业人才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儿童科学素养的培养,希望儿童通过科学阅读,开阔视野,掌握更多的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科学阅读本应承载着如此强大的教育功能,但作为其载体的各类科普阅读资料,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并不令人满意。

(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现实需求

现行的科学教材每单元拓展阅读中有个科普资料库,但是容量少,而且有些信息陈旧,表述比较枯燥,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对幼儿和小学低段孩子的调查访问中发现,越小的孩子对各种自然现象、生物存有的好奇心越强,最喜欢阅读各类百科读物,这也是他们认识了解世界的渠道之一。既然学生有这样的需求,科普读物又承载着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功能,因此有必要形成一套创新又实效的科普资料库,课堂内外教师随机针对性地选择运用,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从皮亚杰倡导的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科普资料库在学生最近发展区提供建立他们与外部世界的更多联系认知,势必有利于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更深理解和更好建构,也是教师以学定教,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学习的载体之一。

(五)有利于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中有一块内容为“比较专业的科学知识”,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地理、天文、环境等,并不深,但很广。在研究科普资料库进课堂的过程中,科学老师要收集阅读大量的科普资料,删选对比,这一过程能够促进教师更多专业知识积累。同时,学生或者家长也会有相关的科普资料在课堂内外收集分享,反馈给科学教师,互惠共赢,在实践运用中共同提升。

二、选择科普资料库的注意点和进课堂的形式载体

(一)选择科普资料库的注意点

1、小学中高段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针对于中高段小学生的感知特点,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他们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2.科普资料库选择的注意点

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科普资料库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精挑细选、图文并茂、长短适宜、因人而异、基本保底、上不封顶。

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我们在保证完成基本的每课时教学目标时增加科普资料,资料的质量是最为关键的。在不增加学生额外负担的情况下,教师对于科普资料首先要自己阅读,学习消化,优化组合,讲究实效和学生的兴趣。科普资料库进课堂不是一种形式,而且一种教学内容质的提升和量的重组,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做描述性评价,切忌统一要求。

如在五年级《太阳钟》一课,教材中关于日晷的原理没有提及,介绍古埃及人看星座计时也非常简单抽象,学生本身就对天文内容缺乏空间想象和感知,如果按教材单纯就是制作日晷,就变成了“劳技课”。因此在这一课,科普资料库进课堂采用教材重组的方式,让学生回忆五上“光与影”单元的学习,回顾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照射有关,思考运用根据这样的现象能否制造工具?在学生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再阅读古人发明日晷和圭表的不同思路,对比得知“日晷的发明是根据影子方向的变化计时,而圭表则是根据影子的长短计时。”五年级的学生,在资料的优化重组后,以对比阅读方式获取有效信息,并借助图片,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从而为下一步更好地自己做一个太阳钟打好基础,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和用紧密结合。

此外,科普资料库的选择还可以多学科整合,尤其要讲究各学科老师的有效合作。如三年级数学中有“年、月、日”单元,数学概念中讲到“平年、闰年”,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天体运行没有概念,更不用说赤道运行轨道等相关知识。这时科学老师和数学老师合作,提供相关的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视频资料,运用活动课进行学科整合教学,把枯燥的说教改为形象生动的动画,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

(二)科普资料库的形式载体

基于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我们选择的科普资料库形式多样,有科普书籍、报刊、网络资料、科普纪录片、科普电影片段、录音等。又根据中高段学生的特点,在中段我们选择科普资料一般以图文结合为主,有绘本、画报;到了高段则渐渐引入科普专辑。如三年级《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一课中,我们在课堂上通过小册子形式,图文并茂引入生活中常见一些植物(藕、土豆、番薯、甘蔗)特殊的繁殖方式,填补教材中单一植物新生命从种子开始这个概念,通过学生小组自主阅读交流,记录,丰富学生的认知。课结束后,又向学生推荐科普绘本《一粒种子的旅行》,在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中,介绍植物的种种“旅行”手段,例如老鹤草的“小勺子”、田蓟的“小伞”、草莓的匍匐茎……种种奇妙的方法,让人大开眼界。本书的文字生动有趣,插图也精彩纷呈。作者在书中大量运用拼贴手法,使得画面既充满艺术感,又深具真实感,让学生在了解科普知识的同时,获得非同寻常的艺术享受,感受大自然中植物界的神奇和美妙。

在高段“生物与环境”系列学习中,鉴于教材内容枯燥而且陈旧,信息量小,而且以陈述说教告知为主,学生容易觉得乏味,因此我们科普资料库的引入以纪录片为主,例选用了《地球脉动》这一BBC的经典之作。该片共荣获过34项大奖,信息量大,画面震撼生动,内容包括两极之间、雄伟高山、淡水资源、洞穴迷宫、奇幻沙漠、冰封世界、辽阔草原、富饶丛林、多样浅海、季节森林和无垠深海共11集,穿插在生物与环境系列的相关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其中几个片段,引导学生课外自己收看并撰写观后感。这样的科普资料库内容真实震撼,解说科学生动,信息量极大,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

三、科普资料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课前的引领预布置,提供有结构的前概念铺垫,连结学生元认知

建构理论下的课堂学习,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涵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与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而且每个学生确实存在着各种差异,如阅读的速度、接受能力、喜好等,而且有些资料必须是课前学生事先能获取,将对本堂课的探究会助一臂之力。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采用课前引领预布置的方式,给学生一定的充裕时间自行阅读,以便积累丰富的前概念和元认识。这种预先布置阅读任务,并告知阅读的内容和要求符合《学习之道》一书中提到的学习任务目标法——老师对学生进行事先指导,被告知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对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获益,学生则接受了“掌握取向反应”指导,就会在后续的相关学习中表现很好。如在三年级教学《动物》单元时,学生对于各种各样的昆虫了解很少,又很容易把蜘蛛、蜈蚣、蜗牛等也归纳到昆虫一类,但是他们都喜欢小动物。因此在开学初,老师就可以向全班同学推荐一套幽默风趣又涵盖各类昆虫知识的科普书《酷虫学校》,让学生们运用课外时间阅读交流,甲虫们、飞虫们、杂虫们和幼虫们都变成了一个个生动活泼有血有肉的角色,将“昆虫百科”——“虫”们的“个性”,巧妙纳入故事情景之中,浑然天成,趣味盎然。在兼具知识性、科学性、文学性和想象力的故事中,《酷虫学校》可谓四美兼备,幽默有趣,朴实清新。怪模怪样的漫画插图更能拉近此书与学生的距离,引起他们的好奇。科普资料库是孩子了解这个世界的入口,让科普流行进来,课堂内外和谐互补,学生在学习《动物》单元时,不再是模棱两可,腹中无货,关于昆虫的信息交流掌握更加丰富,更难得的是学生已经把昆虫看成平等的一员,生命教育、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都在自然习得中顺势生成,而不是说教。

(二)渗透穿插于课堂教学中,挖掘拓展教材内容,和实验观察相得益彰。

很多学校推崇“大容量、高密度”的科学课堂教学,任课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备课,还要求准备丰富的观察实验材料,整节课教学过程结构紧凑,环环相扣,容量大,学生活动的密度很高,感觉师生都是小步快跑,无片刻闲暇,学生必须全神贯注步步紧跟,稍一走神就会掉队,让学生感觉很紧张,很疲倦。教师在整节课不仅要忙着参加学生的小组讨论,还要随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尤其遇到学生收集的证据不能支撑结论时,教师要替学生进行结论的总结,整节课被教师牢牢地控制在手心,教师占据了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干扰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这是教为中心的课堂。在科学课堂上,除了我们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引发学生的探究思考外,科普资料的随机动态出示也可以作为学生探究过程中的“脚手架”,扶一扶,给学生自主的时空,静静思考、观察、记录和分析。

如在三年级《水珠从哪里来》一课中,学生对于放冰块的玻璃杯外壁出现小水珠的推测,大多是认为水珠从杯子里渗出来。教师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有颜色的冰块和玻璃杯后,学生再观察,再用餐巾纸擦拭,发现和预先的推测有矛盾,餐巾纸上的水珠是无色的,否定是水珠从玻璃杯渗出来。那么水珠到底从哪里来?由于学生的前概念中没有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珠这个概念,水蒸气又是无色无味看不到摸不着,因此在学生思维的断层处,及时提供可以自行阅读的科普资料卡,让学生自主阅读获取相关信息,再分析,就有助于观察实验中学生的分析和理解,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科普资料课后引导延伸,高于课堂,激发引领学生更多元个性化发展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课外活动是科学课的拓展延伸,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课的教学应该从课堂教学向课外活动拓展延伸。”课后延伸正是可以将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于整个生活,激发引领学生更多元个性化发展。

以前我们可能比较多关注科学课外拓展的实践活动,课外实验,这诚然重要,不过在落实中有些难度,而且难以检测。而我们在课外实验拓展的同时,如果能够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把科普资料库的阅读延伸到课外,运用老师、同学、家长等推荐的书籍、报刊、网站、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阅读交流,条件允许也可以在学校的网站、论坛进行互动,那么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和促进他们发展。

如在四年级《动物的卵》一课教学后,学生们已经对动物卵的构造和发育过程有所了解,而此时正是舟山梭子蟹繁殖期,针对目前市场上销售抱卵梭子蟹的实情,我们引入网站新闻进行阅读,交流分析,每人发表不同的见解。然后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更多“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的科普资料,了解禁渔期和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科普知识,真正把所学和生活结合起来,把海洋教育融入到科学课中,提升学生的公民科学素养。

总之,科普资料库作为科学教学中的有机补充,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和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科学教师有责任在注重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引导激发学生更加自觉主动有意识地去阅读更多科普资料,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学会使用符号标注,养成旁摘、质疑、联想,愉快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