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发现刚开始给宝宝喂辅食时,他常常把刚喂进嘴里的东西吐出来,认为是宝宝不爱吃。其实宝宝这种伸舌头的表现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称为“伸舌反射”,说明喂辅食还不到时候。伸舌反射一般到4个月前后才会消失。不要硬塞、硬喂。

二、辅食添加的原则

宝宝吃辅食,要有一个慢慢的适应过程,否则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腹泻、过敏等症状。

1.从少到多

每次给宝宝添加新的食品时,一天只能喂一次,而且量不要大,观察宝宝的接受程度,大便正常等适应以后再逐渐增加。比如:蛋黄先从1/8开始,再到1/4,最后到1/2,逐步增加。

2.从稀到稠

宝宝在开始添加辅食时,都还没有长出牙齿,只能给宝宝喂流质食品,逐渐再添加半流质食品,最后发展到固体食物。比如:米汤-米粥-米糊-稠粥-软饭。

3.从细到粗

宝宝的食物颗粒要细小,口感要嫩滑,锻炼宝宝的吞咽功能,为以后过渡到固体食物打下基础。但加工时要精细。在宝宝快要长牙或正在长牙时,妈妈可把食物的颗粒逐渐做得粗大,这样有利于促进宝宝牙齿的生长,并锻炼他们的咀嚼能力。比如:菜汁-菜泥-碎菜-菜叶片-颈茎。

4.从一种到多种

按照宝宝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开始只能给宝宝吃一种与月龄相宜的辅食,尝试3~4天或一周后,如果宝宝的消化情况良好,排便正常,再尝试另一种,不要在短时间内一下增加好几种。宝宝如果对某一种食物过敏,在尝试的几天里就能观察出来。

5.从植物性食物到动物性食物

从种类讲,应按“淀粉(谷物)——蔬菜——水果——动物”的顺序来添加。从一个种类过渡到另一个种类的时间可以是一两周。添加时要按从单一到多样的顺序进行,即便是同一种类食物也是如此。比如,初次添加时不要同时给宝宝吃两三种食物。蔬菜先从根茎类开始添加慢慢过渡到绿叶植物。从质地上,液体(如米糊、菜水、果汁等)泥糊(如浓米糊、菜泥、肉泥、鱼泥、蛋黄等)固体(如软饭、烂面条、小馒头片等)的顺序添加。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