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第3、4节,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理 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第二课时:先用一小部分时间来读懂理 解潮来前和潮来后几节课文,然后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积累和运用课文的语言文字等训练上。

事实说 明,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最大收获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增强了。

二、教学实录与评价分析

一、初步谈话,理 解课题

老师: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23课:观潮。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潮

学生:(齐答)钱塘江大潮。

老师:钱塘江在我们祖国的浙江省,远离你们可爱的家乡——云南有好几千里。如果说云南的石林举世闻名,那么浙江的钱塘江大潮就可称为“天下奇观”了。

(板书:天下奇观)

老师:“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 思一样吗

学生:“观潮”的“观”是“看”的意 思。“天下奇观”的“观”……

老师:快请教一下字典,查查是什 么意 思。

(学生查字典)

学生:“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 思。

老师:那么“奇观”的意 思呢

学生:“奇观”就是奇特的景象。

学生:“奇观”就是奇异的景象。

老师:谁能说说“天下奇观”的意 思。

学生:“天下奇观”就是世界上奇妙的景象。

学生:“天下奇观”就是天底下奇异的景象。

老师:回答正确。

[“观潮”和“天下奇观”都有一个“观”字,但意 思却不相同。教师及时抓住这个“观”字,让学生查字典,不仅理 解了“观”的意 思,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在理 解词语的过程中,先理 解“观”字,再理 解“奇观”,最后理 解 “天下奇观”,由字到词,一层进一层,显得很扎实。〕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老师:昨天,你们回家预习了课文,自己再把课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先写什 么,再写什 么,最后写什 么

(学生自读课文)

学生:作者先写潮来之前,再写潮来之时,最后写潮过之后。

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

老师:学得真不错,你们对钱塘江大潮一定很感兴趣吧有没有见到过

学生:(遗憾地摇摇头)没见过。

老师:别遗憾,我呀,把这大潮给录下来了,想不想看

学生:想。

老师: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一天下奇观。

(学生看钱塘江潮录像,不时发出惊叹声。)

四、突破重点,指导朗 读

老师:刚才录像里潮水的景象,咱们课文里也有,在哪儿呀

学生:课文3、4节。

老师:自己读读3、4节,你觉得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的,就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