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儿园,对于年幼的孩子,是他(她)正式离开家庭、走上社会的第一步,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独自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过群体生活,不适应与害怕是意料之中的事。许多孩子一生中最大的“分离焦虑”便产生于幼儿园,这意味着人生另一种转变与蜕变。

江苏省教科院幼教与特教研究所的尹坚勤老师认为,这一时期的亲子教育对幼儿的心灵和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对父母而言这是一道很重要而且必须要克服的难关,而入园前替孩子做多些准备活动,可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减少害怕、恐惧与挫折等不安全的感受,增强自信心,使他们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个社会适应难关。最后,尹老师对有孩子即将入园的家长提出了几点建议,作为家长们帮助孩子顺利入园的“小锦囊”。

【入园前的各项准备】

-心理准备

令孩子产生“向往”幼儿园的感觉,增加孩子对幼儿园、老师与小朋友的熟悉感与认同感。父母提前给孩子打打“预防针”,将幼儿园的有趣之处描述给孩子听。比如,上幼儿园可以认识新朋友,可以跟老师学本领,有许多的玩具,参加种种有趣的活动等等,使孩子从内心向往幼儿园。

全家人高兴地谈论上幼儿园的事,并模仿游戏、上课的情景。家长可以在家中布置一个类似活动室一角的环境,家长与孩子轮流扮老师和幼儿,使孩子形成上幼儿园的概念,这样当孩子进入真正的活动室,能尽快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及生活,而不会产生强烈的抗拒。

-环境准备

家长可以抽时间带孩子到幼儿园附近参观,让孩子了解周围的环境,游戏活动,认识老师及小朋友,看看幼儿园里大型户外运动玩具,翻一翻家里没有的图书,认识老师和小朋友,使幼儿园对孩子来说不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由于年幼独生子女的交往较少,一旦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孩子的不适应感通常较强,主要是难以适应环境和他人。所以,多带孩子串门,让孩子和左邻右舍年龄相近的孩子多相处,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将来上幼儿园时,习惯与同伴一起活动,让孩子结识刚上幼儿园的“大”朋友,孩子年龄相距不远,容易沟通,谈论的是与之密切相关的幼儿园生活。

同时多让孩子到家庭附近的社区或是公园玩耍,常带孩子到户外运动、游戏,对孩子早期熟悉不同的环境和克服对陌生人的害怕大有裨益。

-自理能力准备

许多孩子的不安全感来自对新环境的生活要求无法理解和难以对应,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生活技能与做力所能及的

事,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重要基础。

家长应多为孩子创设有趣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自理方法:如自己握勺子吃饭;用杯子喝水;洗手擦嘴;认识自己的衣服、鞋子;穿脱鞋袜及简单的衣服等等,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让孩子学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使孩子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我饿了;我热了;我想喝水;我要小(大)便等,并大胆地告诉老师。进行大小便的训练,让孩子学会自己上厕所是非常重要的自理能力内容,可以避免孩子在幼儿园对大小便产生恐惧感。

当孩子每次做完后及时给予表扬,让孩子相信自己能越做越好,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先养成其规律生活的习惯与主动的生活,将来才能适应团体生活,不至于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导致适应不良。

-时间准备

要帮助孩子了解作息制度,熟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家长可以在报名前后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制度,然后告诉孩子每个时间段要干什么。在家中,家长可为孩子制定一个科学的作息时间表,要求他(她)每天按时进餐、睡眠、盥洗、游戏等等,早睡早起,中午要睡午觉,午餐定时定量,并坚持执行,养成孩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这样孩子比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物质准备

提前预备开学用品,与孩子一同准备并告诉孩子这些用品的名称与作用。

为孩子选择一些合适的衣服,既穿脱方便又不妨碍活动;鞋的大小要适宜,尽量选择底软、跟脚、轻便的鞋子,适合跑跳活动。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多为他准备两套衣裤放在幼儿园备用,以备孩子尿裤子、呕吐时更换。对于依恋性强的宝宝,家长可让孩子选择一样最喜爱的玩具或物品带到幼儿园,使其产生安全感。准备一个孩子喜欢的小背包,放置孩子个人用品如小手巾、水壶等。

【入园后的注意事项】

1、孩子入园后,家长须立刻离开。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哭闹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或中途来看望,这样只会强化孩子的哭闹行为,让孩子知道只要哭闹就可以有妈妈来,可以不去上幼儿园了。

2、认识新朋友。家长可利用入园和离园时间,认识本班的一个或者几个小朋友,互相介绍后,鼓励孩子在一起,拉拉手,玩一玩。另外,老师也是孩子的新朋友。开学前几天,家长可利用离园时间和老师交谈,老师会及时表扬你的孩子,增强孩子上幼儿园的信心。

3、新生入园宜早接。刚入园的幼儿特别希望家长早点来接,体验与家长团聚的欣慰,否则,孩子会产生孤独、失落、甚至有被人遗忘的感觉,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更怕上幼儿园。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