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成为西方学校课程设计研究的主流这些相关理论与实践,对我国幼儿园课程领域思考如何设计幼儿学习环境如何构建适宜的幼儿园课程蔓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学习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幼儿学习环境设计

一、学习环境:课程设计的落脚点

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学习过程中,主体的学习是其与学习环境不断进行互动产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幼儿的学习同样如此。

从广义上而言,学习环境是指以学习者个体为中心形成的各种关系、条件,而从狭义和微观的角度看,其主要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学习活动“即时”的情况和条件,“情况”是指学习活动的起点和某一时刻的状态,“条件”则是学习活动继续进行的保障。…

20世纪90年代起,学习理论新进展促使人们从全新视角给予学习以积极关注,学习环境也成为建构主义试图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关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类型及其技术开发,成为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学习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落脚点。

二、以幼儿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设计的必要性

(一)从环境中学习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

由于思维水平和认知操作能力较低,幼儿的学习更多地是在与周围学习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幼儿直接经验的学习易于间接经验的获取。仅靠教师“口头”传授、幼儿“端坐静听”的方式去学习承载人类文化的教材和书本,对于幼儿来说十分困难。相反,应该让小的学习者“动”起来,让他们在“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经验。在与一定的环境互动中,知识与其特定社会文化、历史情境紧密联系,幼儿在亲自参与活动、实际探索过程中能够体验、感受知识与信息。

(二)以幼儿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在建构性的、情境性的学习环境中,课程设计者将所需学习的内容“镶嵌”于设计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通过与其学习环境直接互动形成学习活动的动态系统结构。在动态系统结构中,学习者使用工具与操作材料解决实际问题,他们与同伴和教师合作、交往、协商等进行主动学习,从而获得“境脉化”的知识。如为了要建造“地铁”,幼儿需要集体规划、安排任务,与老师、同伴、家长互动,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这样才能很好地解决在建造“地铁”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地铁”?选择什么材料和工具?选择谁的设计方案作为“地铁”标记?等等。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