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一点,我今天和大家讨论的教与学的问题,是以一线教师的课堂为出发点的,我认为名师课堂并不能作为考量课改是否成功的标杆,只有一线的课堂真正做好了,才能说明我们的课改真的是成功了。

一、教是为学服务的

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我觉得很有必要。课改以来,理念得东西给老师们灌输了不少,什么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合作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还是在为了自己而教,怎么说呢?搞公开课的,很多人是为了所谓的展示自己的特点,迎合评委的胃口,而不去考虑学生,家常课,也有很多人是为了自己讲课顺利,为了考试,为了听课的领导。

在这里我想举两个现象:

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自觉不自觉的总是处于强势的位置,不能说老师们在设计教学时没有考虑学生,但是关键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在课堂的生成与预设出现矛盾或者打乱了预设的时候,我们会怎么办?我们很多老师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成来调整自己的预设,而是用自己的预设来牵引学生,把学生绳之以案。

比如我在听课时有一位教师讲《鸟的天堂》,在学完课文的第一部分后,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作者这部分的最后一句话可以去掉,就是‘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认为,我们都知道太阳落山以后,鸟都到窝里休息了,这个常识作者怎么会不知道呢?这个时候来,根本是看不到鸟的,所以这句话有些,有些没用。”这个情况,老师是没有预料到的,当时老师愣了一下,(这可以理解)然后说:“真的没用吗?你们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接下来,老师和同学们就展开了批评式的发言,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这里有用,和下文对比,过渡等等,最后,老师总结发言,肯定这个同学的思考,但是还是要这个同学同意这里是有用的,然后过渡到下一部分教学。我这里不是要讨论这句话到底有没有用,我要说的是,这个教师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呢?从课堂上看,很显然那个同学是不服气的。课下我和老师进行了交流,我问她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处理,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这位教师说:我设计就是要从这句话引出动态的描写,还要用这句话引导学生思考,鸟的天堂真的没有一只鸟吗?然后过渡到下一部分,这多自然啊。如果这里变了,下面还怎么进行呢?

我们也不是要讨论这位教师这样设计的好于坏,我们要关注的是,这位教师的关注点在哪里,使学生还是自己的教案?显然是后者,这样的教就是为了自己的教案而教。关于这里的处理,我也和他交换了意见,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你觉得有问题,能不能帮作者改一下这句话,让它也能引出下文,也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课上没有时间,让学生课下去改)我想这样不但这个同学会欣然接受,还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同学来参与,我想,即使巴金老人在世,也不会反对孩子们做这样的事情,因为这才是真正的阅读。

二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不会真正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了没有?怎么学的?效果怎么样?这里还是举个例子,我们区教研室的高主任曾举过这么个例子,一位教师讲《地球的清洁工》一课,(冀教版低年级)其中安排了小组学习──讨论自己遇到的问题,老师给了学生大约三分钟的时间,就收兵了,大家可以想象,小组4个人,每人说一句话得用多长时间?课后与老师交流的时候,老师并不知道这里学生都有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然后就把老师的问题摆出来了,老师的说法就是时间太长了不够,怕讲不完,那为什么还要安排?老师无语。从这里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我们很多一线教师的心态,以我的课堂设计为主,以我认为好的设计为主,这本身就是作秀式的教学,特别是有领导听课,这样的现象更是常见。

现在各个行业都在提倡树立服务意识,我们教育是不是也应该提倡服务意识,为了学生的学习服务,我们所有的教学行为都是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二、你教的是不是学生需要的

既然是服务,我们就还要思考另一个问题,你所服务的,学生是不是喜欢,是不是接受?是不是需要?

什么是儿童主体?皮亚杰的研究告诉我们,儿童主体活动是儿童依据自我调节的能力水平,对与自己有关系、也有意义的内外刺激进行反应的过程。能够引起儿童反应的外界刺激,是那些儿童认为与己有关,愿把它们和自己原有的反应结构联系起来--或纳入原有结构,或用以改变原有结构的外部刺激。把外在刺激与自己原有反应结构之间建立起联系,是儿童活动的实质。事实上,儿童与这种刺激形式的相互作用过程,才是儿童主体的活动。

请大家注意这句话“能够引起儿童反应的外界刺激,是那些儿童认为与己有关,愿把它们和自己原有的反应结构联系起来--或纳入原有结构,或用以改变原有结构的外部刺激。”

我们应该思考,你的教学是不是能够引起儿童的反应?学生是不是认为于己有关?是不是愿意把它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这里就又牵出一个话题──你的教是不是有效的?

那么,是不是仅仅让学生喜欢的教学就是学生需要的呢?

日前北京教育学院的文哲先生应邀来我们这里讲学,其中重点谈了课堂教学,其中有些观点对我们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有所启示:

u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教师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学习行为。

u 学习就是经历了、体验了,而且引起了学生思想、行为较持久的变化。

文先生这些观点仔细玩味,觉得很有意思,课堂的有效与否,就是看学生,引起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就是有效的,否则就是无效的,不管你的教学预设多么精心,教学流程多么华丽,有些老师可能也说:我的课堂确实引起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在经历、体验,在动手操作,在读、在写,那么这里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那些貌似学习活动的活动是真学习还是假学习,经历了体验了就是学习吗?未必!文先生曾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我觉得对我们应该有启示:我们有谁记得从我们的教室到大门口走了多少步?恐怕没人会记得。但是我们几乎每天都走这段路,你说你没有经历吗?也经历了,但是没有引起你的思想、行为、认知的变化,这不是学习。但是,如果你叫一个建筑队的老板来走这段路,告诉他你要请他来给这段路铺上大理石,那么他和你走一趟,差不多就会告诉你大概要用多少材料,因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建筑商不仅经历了,而且也主动去学习了,并且这个学习结果恐怕几年都不会忘,下次你再找他给你做这个工程,他就会很快给你做出预算。从这个例子中我们想到什么呢?我想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不是也在让学生每天做着貌似学习、其实没有收获的白走路的事情呢?

我在听课时,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课堂很热闹,学生的参与也很积极,说的、唱的、跳的都有,但是下课了,找一名不错的学生来问一问,基本的内容都没有读懂,基本的朗读都没有过关。

为什么会这样?很多老师在与我交流时感觉很委屈,你要我们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我们改变了,你要我们让学生动起来,我们做了,为啥还不对?是啊,老师们关注的仅仅是形式,在形式的背后是什么?他们没有去思考。是不是学生动就好,不动就不好?其实不然,我们尽量让我们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喜欢参与,这没有错,,但是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学生是不是真的在学习,如果玩了、乐了一节课而没学习语文,那么这样的形式我们宁愿不要,教师讲就不好吗?我说,如果你能向刘兰芳一样,把学生讲的全神贯注,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把该讲的知识让学生不知不觉了然于心,这样是很棒的教。

三、要从课程的角度来看教与学

教不能仅仅关注在一节课、一篇课文、一个字、一个词,而是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生整个语文素养的培养,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不能限于那一招一式的教和学,还有一种教是隐形的,是一种长期的渗透和训练。比如学生的阅读和习作,你能说在某节课上就教会了学生阅读和习作了吗?

所以,我们除了要研究课堂教学的教与学,更要跳出课堂来看教与学。他可能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比如,有的老师总是和学生一起读书,在读的过程中,他教的孩子都喜欢读书,喜欢语文,喜欢动笔写点什么,你说这不是教吗?当然是,而且是具有高超艺术性的教,你说这样的教有什么招式?没有,它只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许就是五招胜有招的道理吧。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师父---薛老师,她是我的好朋友,也是人教论坛上的才女,她长期以来总是坚持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从绘本到童话到儿童小说,她的阅读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也是给孩子们最多语文的营养的课,她与孩子们一起读,一起开心,还经常给孩子们写点小文章读给孩子们听,在她的影响下,孩子们喜欢读书、喜欢语文,当然也喜欢老师。我想,薛老师给孩子们的是孩子一生都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