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情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要达到上述阅读教学目标,我们就必须准确地根据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特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在“个性感悟”上下功夫。

一、求知欲从提问开始

要引导学生自提问题,启迪他们思考,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在《司马光砸缸》教学中笔者尽量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指导学生围绕课题就重点内容、词句,疑惑处进行自由提问。这时学生提出的问题真是五花八门:“课文为什么用‘古时候’?‘古时候’是什么意思?”“‘有一回’是什么意思?他能否换成‘有一次’?”“ ‘砸’和‘打’有什么区别?”……就这样,学生的问题如潮水般涌来。 这些问题在成年人看来非常可笑而毫无根据,即使这样,我们也要尽力不让他们失望。其实每位教育者都该认识到认真回答孩子问题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起他们究理精神,而不是将这宝贵的品质抹杀掉。应让那些平时不起眼的“家伙”找回属于自己的舞台,不由顾忌地展现自己。同时也让优等生思维更活跃,不死读书,更好体会到学习乐趣。

二、与孩子真情互动

在这几年教学中我有一个体会即在课堂中教师应学会“偷懒”,整个课堂角色以学生为主角,教师只是作为使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的融合在一起的“衔接人”,让学生在这舞台上发出瞬间的光和热,从而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改变以往课堂教师唱“独角戏”的模式。鲁迅曾说‘耽误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那么耽误了学生发展时间,又当何论?因此笔者提倡“偷懒式”教学,这样既让学生拿回学习主动权展现自己,又让教师能“宽松”的教学,起到“宏观调控”作用,适应时代步伐。如在教《司马光砸缸》第四自然段中,我是这样设计的“现在请大家轻读一遍课文,然后在本段中找出你心中的疑问。”接着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建立四人一小组进行生疑、质疑、释疑,最后让每小组选代表汇报探索结果。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记得有一小组汇报这样信息:“我们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司马光没有慌?’讨论的结果是‘因为司马光很沉着爱动脑筋’”……

教学过程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教师学生的地位与作用是互相依存、制约的辩证关系。。而片面强调夸大教师地位与作用的“教师中心说”,片面强调学生地位与作用的“儿童中心说”,把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对立起来,都是违反唯物辩证法的。如第二册12课<<我家住在大海边>>,第三段鞋“海滩上有各种颜色的贝壳,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绿的。我们光着脚在沙滩上见贝壳,一会儿就捡了一小篮”。这里虽然只有两句话,教师要让小朋友读懂讲什么,理解第一句中“各种颜色”指哪些颜色?学习用“有……有……有……还有……”说话。这句话写海滩上贝壳有什么特点?用一个字表达。还要学“各、捡、篮”这3个生字。本可我先出示学习要求让学生自学,自己下去巡视指导与后进生同在,去鼓励他们,去给他们开“后门”,建立他们自信心和良好的自我感觉。然后在集体讨论、评析中得结果。又如学习《不要吃雪》一课的第二段“亮亮把一团白白的雪放进嘴里说:‘吃雪糕了!吃雪糕了!’许多小朋友也跟着吃起来”时,班里的一个小朋友提出来,他能写得更好。怎么写呢?他说:“亮亮口渴了,心想,这白白的雪,多像雪糕呀!于是他把一团白白的雪放进嘴里……”可以看出这位学生学课文时能深入思考,并具有合理的想象力,这样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师应给予肯定。本人认为这种交流合作能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是形成信息多项交流和反馈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活动方式。

三、与生活密切联系

如果教师能把学生脑海中的生活经验激活,就容易与课文中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并与新知识相写衔接,找到集合点形成火花,更易理解接受。如教《司马光砸缸》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思维尽快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笔者这样导入:“小朋友在平时有空时你最喜欢到哪里玩?”有人说:“和弟弟一起在家里玩或看电视。”有的说: “和同学一起在马路上玩。”有的说:“和别的小朋友在花园里一起玩游戏。”…… 这样激活起学生生活经验,为进一步教学入情入境打下基础。

四、读思结合促提高

传统阅读教学,学生学的辛苦,负担重,缺少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把读思权力归还学生,让他们自己在读中感悟,读思结合,以读促思,以思助读,相辅相成。宋代教育家朱熹就提倡熟读精思:“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读了又思,思了又读才能入情入境,有所领悟。我在教《司马光砸缸》中分析每自然段设计如下:先让学生轻读课文,再分小组读,接着自由选读……多种渠道读熟后,再让学生思考提问,并在议论中解题。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品味课文中表达精妙语言的内在情感。使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把文中抽象文字,变成具体可听可感的审美形象。

五、强化表演助理解

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表现力丰富,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借助体态语言进行表达互相交流,使他们更好的领会课文内容。如在教《司马光砸缸》课文中,当学生提出“砸”和“打”有什么区别?能否“换一换?”我就让学生上来表演“砸”的动作(将石块使劲撞向缸),又让学生表演“打”的动作,使学生在具体形象体态语言中加深理解体验其中内涵。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品尝到获取知识的喜悦和自豪,让学生大胆置疑,积极思考,勇于表态,乐于探究,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检验自己劳动成果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