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始终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

一开始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入,让学生预测其结局,谈一谈所受的启发,这种方法很好,因为爱听故事是青少年的共性,引人入胜的情节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预测到了故事的结局。中间男女生朗诵比赛、后半部分让学生猜测老师开头引用故事的用意,再次使学生兴致勃勃的参与了学习活动。

2、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了一种新的理念,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周老师这堂课,无论是先前的整体感悟还是稍后的多向交流,无论是学生的积极质疑答问还是教师的点拨评价,都很好的实践着这一理念。学生在课堂上时而冥思苦想,时而热烈交谈,时而积极抢答,时而思维碰撞,不再是看客和记录员,而是积极的参与,在与文本、与伙伴、与老师的交流中积极的思维。

3、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堂课很注重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点组织学生主动的学习活动。之前的多种形式的诵读和质疑答问基本解决了语言障碍,接着的整体感悟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初始学习水平,之后的观点品析和思想辨证重塑了价值观,整个活动基本上依靠学生“自力更生”的完成,老师只是活动的平等的参与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习与活动贯穿了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