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的幼儿发展理论表明,幼儿是在活动中建构认知结构、发展智力和形成社会性行为的。幼儿第二语言的学习是一种新的认知结构,他们的初始行为往往与活动、情境相联系,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直觉行动性,是在外在环境刺激与幼儿个体内部结构的相互影响过程中逐渐发展、完善的。建构丰富的英语学习环境,就是充分关注活动情境与幼儿认知结构的联系,关注环境外动和幼儿内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力图通过外在环境的刺激,萌发幼儿内在活动的需求,通过教师的潜在中介影响,引导幼儿在与人、与环境的互动中感知理解语言信息,积极运用语言交往,从而使幼儿的第二语言学习体现无意习得与有意学得的结合,在自然动态的活动过程中获得英语学习的最佳效果。

一、构建生活化的英语表达环境

生活是幼儿的学习源泉,生活具有生动丰富的内涵。从很大意义上说,幼儿的语言学习来自生活,因为生活给予幼儿最直接、最具体的感知,生活给予幼儿最形象、最生动的经验。构建生活的英语语言环境就是将幼儿的学习从课堂引向生活,让幼儿在直接动态的生活过程中尝试学习与运用。早上来园,教师与幼儿亲切地相互问候(“}tello.”“}Jow are you.…‘Nicetosee you.”);下午离园,同伴之间挥手道别(“(:-ood bye.”“SeeyoutomorrOW.”);晨间活动中向大家介绍日期、天气情况(“The weather is…”“Today is…”);日常游戏中幼儿互相致歉、道谢(“I amSOI-ry.…‘Thankyou.”);午餐活动中介绍菜谱(“?Fhey are...”“It isdelicious.”);盥洗活动中认真地执行常规(“Up to you.”“It isyour tum.’’)……

动态的生活环境让幼儿在丰富的情境中形象地感知语言信息,理解语言材料的实际意义,引导幼儿逐步地将视角从对语言因素的关注到对语言意义的关注。生活化的英语环境对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幼儿尤为重要,它不仅满足了幼儿的表达需要,还增强了幼儿意义性模仿的学习,强调了语言功能上的意义,使幼儿在初始学习语言的同时便开始语言的运用与交流。

二、构建游戏化的英语操练环境

陈鹤琴先生说过,从心理方面说,游戏是幼儿的第二生命。皮亚杰的游戏理论也指出,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巩固他们所获得的新的认知结构的机会。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它不仅能激发幼儿积极的内在需求,更使其经验在游戏活动中得以再现和提升,并逐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因此,建构英语学习的游戏环境,旨在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愉悦幼儿的学习过程,减少幼儿在学习中的心理负担,萌发幼儿学习新经验的积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英语学习、表达经验的增多,可以相应设置一些游戏的英语语言环境,包括游戏化的教学环境和游戏化的角色环境两个方面。游戏化的教学环境是教师将各种不同内容的认知点,通过听说游戏、竞赛游戏、合作游戏等形式,为幼儿提供充满情趣的高密度操练机会。游戏化的角色环境,则根据幼儿的英语能力及母语文学的经验,让幼儿在模拟的环境中如故事表演、小品表演、歌舞表演等,扮演不同角色,练习简单的角色对话。幼儿在原有母语经验的基础上用第二语言扮演角色、玩玩演演,受益无穷。动态的游戏英语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生活热情。在动态的游戏环境中,幼儿很少有较长时间静默不语的表现,他们会充满情趣地投入游戏活动,寓乐于游戏中,受益于活动中。

三、建构社会化的英语交际环境

对幼儿来说,语言不仅是学习对象,更是交流工具,语言学习不仅有认知价值,更有社会价值。虽然幼儿的第二语言学习是极其浅显的,但它同样具有多种价值,而社会价值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更充分地予以体现。

社会化的英语环境为幼儿在有限的社会接触网络中积极地运用交流语言创设了良好的条件,也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感知了第二语言的社会功能与价值,提升了幼儿学习交往的积极性。外出活动时,教师自然随机地引导幼儿用英语表达所见所闻;遇见外宾时,鼓励幼儿与其简单交流,或邀请中学的哥哥姐姐来幼儿园和幼儿对话交流;组织幼儿向家长、同伴表演英语节目等。活动中,尽管幼儿的语言经验不足,语言材料贫乏,语言技巧稚拙,但他们愿意听听说说,愿意尝试交流,这是由于幼儿好奇心强烈、模仿能力强、易受环境感染的特点所致。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