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2、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司马迁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55岁那年完成了伟大的历史巨著----《史记》。本课的作者对此有一个高度评价,让我们来看看文末的一句话。

3、 多媒体出示: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4、 生齐读。

5、 思考: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6、 现在,让我们深入到课文中去,体会司马迁在他生命的不同时候为写《史记》做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

1、多媒体出示自学要求:自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想:司马迁在他生命的不同时候为写《史记》做了什么?画出有关语句,并多读几遍。

2、学生按照自学要求自主学习。

三、交流感受

(一)交流司马迁早年部分

1、 司马迁早年做了什么?

2、 学生回答:读书、四处游历、广交朋友。(教师板书)

3、 教师多媒体出示有关语句:受父亲的影响 ,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生齐读。

4、 让学生自读并体会:我们在读的时候,除了把司马迁早年的三件事读好之外,还要注意读好哪些词语?

(教师讲解司马迁10岁时就能读用籀文写成的古书,这对当时的成年人来说都很困难,司马迁却能把古书读懂、读好,而且读得很努力,从这里引导学生悟出司马迁读书刻苦。教师补充讲解司马迁20岁开始游历,走边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还有大量一词都说明司马迁为了积累资料肯吃苦。这些词语都要读好。)

5、 指读。齐读。

6、 小结:司马迁早期的经历与《史记》有关系吗?(司马迁早期的经历为《史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交流司马迁父亲死后部分

1、过渡: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一位有着雄心壮志的朝廷史官,他一心想写一部史书,然而还没等他动笔写就英年早逝了。他就把写史书的愿望交给儿子司马迁。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