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入:

师:孩子们,我们的祖国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这五千多年来流传着许许多多的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你们都知道哪些成语故事呢?

生说

知道的真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个成语故事,点击出示囫囵吞枣

生齐读

师:我们都已经预习过了,赶紧打开书16课,自己再来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二、初读课文

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读给大家听听?开火车,一人一句。其它同学要认真听,要是小火车发生了什么故障,要等他读完后马上举手帮他纠正,好吧!

生开火车读。

师:小火车顺利到站了,你们真棒!我这里还有几个难读句子,谁想试试。(指名读)

师:呀,句子读的真不错,再来看看这些词,能读好吗?

(枣核、脾胃、抓起、有益、肚子、嚼烂、咽下、接待、若有所悟、囫囵吞枣、前仰后合、两全其美)

师:同学们的预习作业完成地真棒!

师:(顺势出示脾、肚、胃)认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月字旁

师:为什么它们都是月字旁呢?想知道吗?

出示小篆文字

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猜猜,这是谁?能找到月字旁吗?胖胖的,像一块肉,所以月字旁又叫肉月旁,表示和人体部位有关。你还知道哪些月字旁的字吗?(肺、背、肝……)用一个偏旁就能一下就记住了这么多字。

再看看其它字,有没有也能用这种方法记忆的?

(咽、嚼)(抓、接)

师:汉字多有趣呀,只要你平时细心观察,还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呢,好了,字词我们都没问题了,现在,让我们用默读的方法再来读这篇故事,想一想,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画出相关的句子,再在小组内读一读、说一说。

三、深入理解课文

生默读并画

师:谁来说说,你认为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

生:他很不懂礼貌。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黄黄的梨,红红的枣,真馋人。年轻人二话没说,拿起梨就吃,一连吃了好几个,边吃边点头。

师:那如果是我们自己到别人家做客,该怎么做呢?

生:对主人说谢谢!

师:他是怎么做的?

生:他二话没说,拿起来就吃。

师:体会着读一读。

师:就这儿还有谁想说说。

生:他很贪吃。一连吃了好几个,边吃还边点头。

师:体会着读一读。

你们体会到了吗?我们都来体会着读读。

还能从别的地方看出他不懂礼貌、贪吃吗?

生:说完,就抓起大枣吃起来。

师:哪看出来的?

生:抓起来就吃。

师:你来读读。

我们都来读读。

师:我们可不能学他呀!还有谁想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生:他很傻。

师:从哪看出来的?

生:哈哈,我有办法啦!吃梨的时候,别往肚子里咽,只在嘴里嚼嚼就吐出来,就不会伤脾胃了;吃枣儿的时候,别用牙齿咬,把整个枣儿吞进肚子里,就不会损伤牙齿了。这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师:他说这话时,是什么心情?

生:很得意!

师:自己体会着读读。

还有呢?

很自以为是。你们都体会到了吗?来读一读吧!

他为什么要去想这么一个办法呢?

主人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请同学们把主人的话找出来好好读读。

师:你们觉得年轻人听懂了主人的话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从哪读出看来的?

生:主人说……

师:主人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不让他吃梨吗?

生:是让他……

适量吃伤脾胃吗?怎样吃才伤?

体会着读一读。

可年轻人理解吗?

没有。你从哪看出来的。

生:那好,我就吃大枣吧。

师:他是怎么理解主人的话的。

生:他以为主人不让他吃梨了,就不吃梨吃大枣去了。

来自己读一读。

师:主人见了,……。生读:主人见了,又告诉他说……

师:其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告诉他吃枣多了也不好。

师:可年轻人明白了吗?

生:没有。

他又理解成什么了?

枣也不让吃了。

谁来读读

师:他吐出枣核,愣住了。他在想什么呢?

想办法……

师:他想出来个什么样的办法

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咽不嚼

师: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生:不是

为什么?

生:嚼嚼就吐了又浪费又不礼貌,吃枣不用牙齿咬,也尝不出枣的味道。是不伤牙齿了,可会卡住,还会伤……

师:如果他真得把枣囫囵吞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生说

师:主人是怎么说的,谁来读读。

一起读最后。大家为什么笑得前仰后合?

生:因为他想出了个那么可笑的办法。

他听不懂人说话。

师:主人的话是让他适量吃些梨,适量吃些枣,可年轻人却理解成了不能咽不能嚼。这年轻人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啊?

生:他没有听懂主人的话。

他不思考、不分析。

师:我们小组里来演一演主人和年轻人的对话。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做事不能囫囵吞枣。读书、学习不能囫囵吞枣……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课下,我们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这个成语故事变成课本剧,来演一演。下节课一上课,我们就来试试,好吧!这节课就到这,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