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写过这样一首小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人类就是在不断地面对生存问题,不断地探究、尝试、发明解决这些问题方法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者普遍认识到:教育的价值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儿童情感态度、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新纲要》明确指出,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因此我在班上开展了"我是小问号"活动,注重从几个方面培养幼儿多思好问的习惯。

一、满足幼儿天性,保护好奇心

好奇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喜欢去探索新的事物。良好的师幼关系、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是幼儿主动探索的前提。作为老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天性。努力满足他们的需要,特别是被尊重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爱的需要,从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每天,当他们向老师提出问题时,无论多忙,自己是不是知道答案,我都会给幼儿积极的反馈。我常常会把幼儿的提问在班上进行讨论,还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找答案。同时,我深深地知道,我们的教育对象是生理和心理都尚未成熟的幼儿,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错。我认为,出错是孩子的权利,也是孩子主动探索的表现。有一次,班上的成成小朋友一直躲在盥洗室不出来,我进去一看,发现他正把花片玩具一个接一个往水池的下水管子里扔。看见我进来,他马上问我:"老师,这里面有多深呀?我要用多少花片才能把这个洞塞满?"面对他不同寻常的举动,面对他天真的眼神,我没有任何理由责怪他,而是鼓励他用更好的方法来寻找答案。于是,我们和小朋友一起用小棒、绳子进行了测量,成成十分开心。老师的宽容,让他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在一日生活中,如果我们能耐心倾听和接纳幼儿的真实想法,真正走进他们的童心世界,你会发现,幼儿的世界是多么的奇妙,他们的天性会因为你的宽容得到更好的发挥。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