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同” 体现“异” 促合力

——阅读教学中的体验与思维

福建省安溪县实验小学 林婧影

随着新课程的成熟,大家逐步认识到,阅读教学既要引导学生体验,也要引导思维,促进体验和思维发挥合力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课标)也明确指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

怎样认识与引导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和思维呢?

一、抓住“同”,要体验也要思维

抓住“同”,就是要抓住共性,阅读教学,不管什么学段,不管什么文体,也不管什么课型,需要体验也需要思维。 体验与思维,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体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亲身经历。”体验是感性的,没有体验,生命不会受到感动,灵魂不会受到震撼。“思维”,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是理性的,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认识就不深刻。学习语文的目的、语文学习的特点和语文课程的功能作用,都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既要体验也要思维。

(一)从三维目标的角度看,要体验也要思维

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 为一体 ,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离不开深入的体验 ;落实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更需要深入的思考。

(二)从语文学习的特点看,要体验也要思维

汉语文教科书是文选型的。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通过一篇篇文章的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既蕴涵学生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和阅读技能,也在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审美体验。因此,学习阅读,既要在体验中学习,体验作者的情感和审美情趣;也要在思考中学习,学习读懂文章的阅读技巧,学习作者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思考方法。

(三)从语文课程的功能和作用看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功能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语文课程包含文学,通过体验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和审美意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语文教学又不仅仅是文学,它的多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还需要思维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二、体现”异”, 体验思维各有侧重

(一)文体特点不同 体验思维各有侧重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