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1. 3 地图

第一课时

课件和课堂实录

[猜一猜]:谜语地图。引出地图的概念 ,常用的一些地图展示。

[问]"你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你能从地图上获得哪些信息?"地图必须具备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

[引出] 地图上找到很多地理事物,这一节我们一起学习怎样看地图。

[教师]: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教师说明在比例尺的公式里,图上的单位一般是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也要换算成厘米,才能计算出图上距离相对于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教师]:读"台湾岛图",台北到高雄的实地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学生]:先在"台湾岛图"量算出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再利用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出这两座城市的实地距离。

[教师]:请你比较下列比例尺中,哪一个最大?(师启发诱导学生,在比较时要换算成哪一种方式,然后再比较。)[教师]: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中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比较这两幅图,哪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

②说明哪幅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

③再比较这两幅地图的比例尺的大小?

④由此,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小结]: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地图比例尺愈大,要表示的范围愈小、表示的内容愈详细;反之,地图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表示的内容愈简略。

[过渡]: 看地图,不只是要会读地图上的比例尺,还要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下面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师]: 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那么在地图上应该怎样辨别呢?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是如何确定呢?

[出示投影片]:"日本图",指导学生分组读图讨论回答了列问题:

(1)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图中的Y点在X点的什么方向? X点在Z点的什么方向?

[学生]: Y点在X点的东北方向,X点在Z点西南方向。

[过渡]: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注意:指向标指向北方。

读中山一中平面图,判断教学楼、饭堂、办公楼的相对位置。

[教师]: 有的地图,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怎么判断方向呢?(教师要启发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地理知识。)[学生]: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教师]: 阅读课本图1.25某地区平面图,完成课本练习:

①科技园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农业实验区在科技园的什么方向?学校在车站的什么方向?

②农业实验区与学校的直线距离大约是多少米?

③沿公路从学校到科技园区,大约有多少米?

[学生]: 科技园在学校东南方向;农业实验区在科技园的正南方向;学校在车站的正北方向。

[教师]: 当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呢?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呢?

野外旅行或考察,有时会迷路,需要确定方向,假若你没带指南针,在北半球如何确定方向呢?各小组同学合作交流,看哪个小组想的点子多?

[学生]: (1)在晴天的夜晚,可以用北极星确定方向;(2)在白天利用太阳确定方向;(3)白天观察树木确定方向;(4)利用房屋确定方向。

[教师]: 同学们,想的点子还真不少。大家知道,地图上的地面景物是用不同符号表示的,除了符号还有一些文字和数字注记,这些都是地图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因此,要利用好地图,必须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

[教师]:请同学们看图1.24一些常用的图例,请你自己想办法,如何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记忆的方法。)[学生]: 动手画一画一些常用图例。

将常用的图例画在黑板,同学抢答,由学生评价。

[小结]: 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中所必需的重要工具。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就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假若你学会了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图例和注记,也就初步学会使用地图了。

最后讲如何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第二课时

课件和课堂实录

1.导入(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图例、方向和比例尺。

(结合台湾地形图flash)

【过渡】:了解了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之后,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最基本的地图——地形图的判读2.海拔和相对高度【 师 】:要读懂地形图,首先要理解两个基本的概念:海拔和相对高度。

阅读课本16页第二段内容及图1.27思考并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概念。

【 生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思考海拔的相对高度这两个概念

【回答】:学生根据课本中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定义回答老师问题。

【 师 】:重复学生的回答,接着提出进一步问题。

海拔概念的关键词是什么?相对高度的关键词又是什么?

接着结合PPT展示的图1.27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以下问题:

甲的相对高度是什么?乙的相对高度是什么?甲乙的相对高度又是?

【练习】:2009年中考地理题:读“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

3、认识5种地形——讲解时注意慢慢引导学生,高原和山地、平原和丘陵可以进行对比学习。

(结合海拔和相对高度对五种地形进行比较学习,PPT选用精美而且有很强针对性的图片,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丘陵图片选用中山一中初中部前面的实景照片,学生看了有种惊喜的感觉,原来这就是丘陵!)

【过渡】:地球的表面高低起伏,有边缘陡峭,顶面平坦的高原;有坡陡顶尖,连绵起伏的山地;有起伏小,似山非山的丘陵;有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还有一望无垠的平原。如此复杂多变的地表,我们怎样把它们画在地图上呢?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PT展示问题:那么地形是怎样绘制再地图上的呢?

【 师 】:追问——用什么方法??

(提示:课本)【 生 】:等高线!

【 师 】:好!那什么是等高线呢?等高线的定义是什么?在课本中找出来。

【 生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就是等高线!

【 师 】:注意!把什么相同的点连成线?

【 生 】:海拔!

【 师 】:好,把等高线的概念划先来。然后把关键词海拔圈起来!

那么具体是怎样把海拔相同的点找出来的呢?一起来看一个flash。

【flash】: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

【 师 】:为了让大家更加深刻的理解等高线地形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我们以我们学校旁边的金字山为例,看看如何绘制金字山的等高线地形图?

下面这张图盘是金字山的航空影片(展示金字山的Google earth航空影片,参考PPT),假如我们要画80米的等高线,可以这样子画:

派我们班的四个人(可以具体到哪几个同学)从山的不同方位开始爬山,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可以测试海拔高度的GPS,当爬到海拔高度为80米的时候,马上站立不动。那么这个时候他们四个人所站的四个点的海拔是多少?80米!(学生回答)。

好!小部队试探以后,接下来就是开展全攻啦,全部63位同学从山的四面八方攻上去,到达海拔80米的位置全部喊停,那么这63个人形成的包围圈就是一条等高线!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是多少米?80米!

【 师 】:接下来我们有一个活动,叫手绘等高线。认真观察老师手上的地形模型。(如下图)

【活动1】:手绘地形图【点评】:切换到投影机,展示学生作品并做评价。

【过渡】:我们认真观察地形模型,可以看出,这个山体有些地方凹进去,有些地方凸出来。那么,为了更好地认识山体,我们给山体的不同部位赋予了不同的名称。给大家1分钟时间阅读图1.29,等会一起通过精美的图片来认识山体的这5种不同部位。

【 生 】:思考活动……一分钟阅读。

(1)山顶和鞍部

【 师 】:好!我们一起来看第一幅图片(中山一中附近的金字山)(鼠标指到山顶A)问学生:山顶(鼠标指到山顶B)问学生:山顶(鼠标指到两山顶结合部)问学生:鞍部为什么两山中间的结合部称为鞍部呢?

这还得从马鞍说起!(展示马鞍图片)马的头高,就像一个山顶屁股高,也像一个头顶。

中间供人坐的马鞍就处在两个山顶之间。

注意!接下来,就是我们见证奇迹的时刻!

(马与金字山结合图片)……参照PPT(2)陡崖【 师 】:山体第三个容易判读的是陡崖。射雕英雄传比武论英雄的地方—华山的陡崖就是最典型的!

(展示华山陡崖图片)……参照PPT(3)山脊和山谷【师】:最后还有两个部位—山脊和山谷山脊指山的突出部位,就像人的背脊一样,是凸出来的。

(展示图片)……参照PPT?

哪个部位是山脊?

【活动】:请一位同学上台指出来

【 师 】:大家知道吗?名扬中外的万里长城就大部分建在山脊之上。

(参照图片)

【 师 】:与山脊唱对角戏的是山谷。

与山脊相反,山谷是指山的凹陷区部位,是凹进去的!

展示山谷图片(华山地区山谷的Google earth三维地图)。

山谷往往是河流的发源地,河流从山谷中比较高的地方流向比较低的地方。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野外生存经验:

如果哪一天你非常不幸的在深山老林中迷了路,在没有任何求救方法的时候,最好的求生方法就是沿着什么走?

【 生 】:河流!

【 师 】:是往河流的上游方向走还是下游方向走?

【 生 】:下游!

【过渡】:下面我们以一个活动来检验大家对山体5种部位的理解。

【活动2】:在地形模型中找到山体的5个不同部位

【过渡】:地形模型中找到山体的5个不同部位不难。难的是在地形中找到山体的5个不同部位!

下面继续活动3

【活动3】:在地形图中找到山体的5个不同部位。

山谷用虚线;山脊用实线。

【过渡】:仔细观察的同学可能已经留意到了!

等高线地图中有些地方等高线密集一点,有些地方等高线稀疏一点。

到底它们分别代表了怎样的地形?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过渡】:由于等高线地形图比较难判读,因此,人们再等高线地形图中填充颜色,让地图活起来,变得更加容易判读。这种填了颜色的地形图就是课本17页中的分层设色地形图。

4、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活动】:学生阅读,在PPT中指出各地地形区。

5.总结:地形图的判读(以填空的形式,与练习结合)超链接图片:高原超链接图片:山地超链接图片:丘陵超链接图片:盆地超链接图片: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