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创设特殊情境,引导学生在猜想中探索。

牛顿认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不断探索,如《测气温》这一课,考虑到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温度计,我先讲解了有关温度计的知识要点后,就让学生认识温度计,把玩温度计。当我看到学生有的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液泡,有的把温度计伸进自己的颈部,有的把温度计搁在实验桌上,有的把温度计放在地上,有的把温度计放在阳光下……我就马上让学生读出此时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是多少,当然每一小组的温度肯定是各不相同的:26℃、28℃、30℃、31℃、29℃等等不一,看到这些数据,学生的问题自然就来了:为什么每一小组的温度会不一样呢?于是他们提出了各自的假设:可能是靠北边的温度低,靠南边的温度高;可能手上、身上是热的,所以温度计上的读数高;可能上把温度计放在太阳底下,所以就热,等等。最后同学们得出了统一结论,那就是热了,温度计上的读数就高,冷了,温度计上的读数就低,其实他们不正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吗!

再如让学生连续测定并记录一杯水每过2分钟的温度,测量前,我先让学生猜测一下会有什么变化呢?学生大胆地猜测:①水的温度会下降;②水的温度会慢慢地下降;③这杯水的温度开始下降得慢,然后下降得快一点;④不对,这杯水的温度开始降得快,最后降得慢……有了猜想,接着就来验证一下大家的猜测了,于是分组实验,通过对每组实验的数据分析得出:水的温度会下降,而且下降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当学生发现自己的猜想与实验的结果一致时,不禁欢呼雀跃起来,他们感受到了猜想的乐趣,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后续的探究活动中去。即使没猜对的同学也一起分享着快乐,并且明白该调整自己猜测的方向。

3、创设观察情境,引导学生在类比中探索

创设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感情共鸣。因此,无论在教学的引入阶段,还是在教学过程的发展中,都应尽可能地创设适当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类比中探索并获得新知。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从空白开始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过程。要使学习更有效,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安排学习过程。如设计一年级《水》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想学生每天与水打交道,对水已是相当熟悉的了,再说牛奶、酱油等学生也相当熟悉,我何不利用好这一资源,从辨别水开始教学呢?于是我对教材来了个兜底大翻身,安排了这样四个观察活动:“用比较的方法辨别水”、“用感官观察水”、“水会流动”“水是什么形状”,结果课堂效果出奇得好。在辨别哪杯是水这一个环节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了他们的眼、鼻、舌等多种感官,采用看、闻、尝等各种方法把水给辨认出来了。由于我事先给学生准备了一杯纯净水和一杯普通的河水,所以学生争议了一会儿,然后我告诉学生,这都是水,然而却是不一样的,我们要研究的水是纯净的水,从中让学生对水的污染也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由于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清楚地看到了白色的牛奶和无色的纯水差别是多么大,因此没有像以往教学中出现的“水是白色的”这样的观点。你看让学生带着已有经验去体验,颇有事半功倍之效吧。接着再观察找出来的纯净水(当然教师得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学生轻松得出了水的物理性质: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最后再研究水的流动性及无固定形状这一特点。这一环节我提供了这样的情景,让学生用各种物体(事先准备的不同开头大小的杯子和果冻壳等)让学生反复倒水,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水是会流动的,而且是没有固定形状的,把它放在什么样的容器里就变成了什么样。并且有同学还想到开始给他们的种种材料也具有像水一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性质,我适时给出了“液体”这个词。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