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上可不教二胡,因为我们是普师专业,毕业后要做小学语文数学老师的,所以上课要学音乐知识、视唱、唱歌、弹风琴(那时还没条件弹钢琴)什么的

授课要点:

1.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2.基本的身体要求和素质要求

3.诗外功夫

大家好!也许大家并不认识我,觉得好像由我来讲二胡艺术是不是有点信不过?因为我又不是像闵惠芬、宋飞、于红梅一样的二胡演奏大家,又不是像赵寒阳、马友德那样的教学成果累累的二胡教育大家。的确如此,本人出道甚晚,学习二胡的时间就是从1985年算起也才只有20多年,并且其后还成了高校音乐理论老师,算不上全心全意投身二胡学习事业。但是,相较于其他名人,我觉得我有如下优势:

第一,我学习二胡的时间非常晚,应该算是自觉学习的好例子。我学习二胡的时间有多晚呢?说来大家也许不信,我到16岁左右才学二胡。那时我在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念普师二年级,我记得是1985年快到年底了,来了一位音乐老师李云,他个子不高,发型很像挂画上贝多芬的发型呢,他唱歌、弹钢琴都很好,但是只要他一拉起二胡,我们都有一种被点了穴道的感觉,都不想走了。

现在分析一下我们当时的情形,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我们上中师前都是农村土生土长的孩子,只知道死读书,书包翻身,哪里有条件去欣赏、学习音乐呢?现在听到这么好的音乐,当然被俘虏了。我想,现在即使是农村的小孩,可能也不太容易被音乐俘虏,因为可供选择的太多了,电视机、网络,早习以为常了。闲话少说,总之那时我是(当时我们班好多人都是这样)如痴如醉,一有机会,就往音乐楼跑,上音乐课那更不用说了,非常的专心,恨不能马上把李老师的本领学到手。

但是,音乐课上可不教二胡,因为我们是普师专业,毕业后要做小学语文数学老师的,所以上课要学音乐知识、视唱、唱歌、弹风琴(那时还没条件弹钢琴)什么的。即使是这样,我们学得也很认真。可巧,学二胡的机会正好被我们碰上了。那年如皋师范决定在我班进行改革试点,加强音乐美术教学,将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学乐器、绘画等,不用说,李云老师被分配任务进行乐队训练。那时的我们一点乐器的底子都没有,说实话连乐器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呢,还谈什么排乐队啊,说穿了就是从头学起。

但是我们兴趣很浓啊,都如饥似渴地练习,一年后我们排《紫竹调》,两年后我们排的是《金蛇狂舞》和我校另一位音乐老师汪智改编的乐曲《回娘家》,参加首届省中师音乐舞蹈节文艺调演获得了二等奖呢!记得当时回来后学校领导很高兴,将获奖证书高悬在校长办公室门檐的正中央!毕竟我们是一所乡村师范,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不容易啊!

大家可能想,你学习二胡就是当时在乐队担任二胡手开始的吧?当时,我在乐队里担任的并不是二胡手,李老师看我视唱练耳好,接受能力快,分配我担任了三弦手和大提琴手(身兼两职),我虽然感觉不能学二胡有些遗憾,因为那毕竟是李老师最拿手,最吸引我们的东西,但是也只好服从命令,因为乐队里没有这些乐器也确实成不了乐队,这个道理在我们这些懂事的孩子心里都知道。

现在想来,学三弦、大提琴对以后的学习生涯也确实有些好处,比如,乐器的自学能力就是那时开始培养起来的,因为李老师自己对大提琴、三弦这两样乐器也不怎么精通,只知道最基本的,右手怎么拿弹片(三弦),怎么持弓(大提琴),左手怎么按音阶(三弦与大提琴不同),就这些,每次练习他即兴写一小段旋律给我练,只要音准、节奏好就算通过。我就在这时开始弄来大提琴、三弦的书自学,以免自己学的东西不上正路,什么姿势动作有误,想改就难了!就这样,最后的效果还挺好,经常受到李老师和其他音乐老师的夸奖。

说实话,就是从那时开始,对音乐产生的非常强烈的想学好的欲望。现在想来,这对我以后的音乐学习生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