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最初也称胡琴,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清乾隆末年(1785年左右)随着京剧的形成,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 京胡的琴筒竹制,蒙以蛇皮(现在有用尼龙织品你替蛇皮的),琴杆竹制。 京胡音色响亮、高亢,声音穿透力很强,一般只用于京剧伴奏。

京胡,高音拉弦乐器。又称胡琴。清代中页以来,随着京剧的形成, 在民间传统拉弦乐器基础上改制而成。成为今日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早期琴杆短、琴筒小,蒙蟒皮或蛇皮,张丝弦,用软弓拉奏,称软弓胡琴。十九世纪后出现硬弓,二十世纪上半叶形成今日形制,本世纪 五十年代始用钢丝弦。琴杆又称担子,全长49厘米,用五节紫竹、白 竹制,上方第一、二两节置弦轴,底节插人琴筒,筒里的杆上开长方 形对穿的“风口”,产生复共鸣。琴筒长11.4、后口直径 4.3 厘米, 用毛竹制,前口蒙蛇皮,后敞口。弦轴黄杨或黄檀木制,琴码竹制, 弓子江苇竹制,上拴马尾,长74厘米,张二弦,设有“千斤”,五度 定弦,据唱腔和曲牌不同分别为:反二簧用do,Sol弦,二簧用Sol,re弦,西皮用La,mi弦,反西皮用Re、La弦。京胡的音域约两个八度。

演奏时,取坐姿,琴筒置于左腿上,琴杆向左稍倾斜,左手持琴杆 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夹于二弦间拉奏。弓法有拉弓、推弓、颤弓、抖弓, 顿弓,带弓、快弓等,指法有按音,揉弦、打音、滑音、倚音等技巧。

京胡声音高亢、明亮,除用于京剧伴奏外,也用于其它剧种。独奏曲 多源于京剧曲牌,如《小开门》、《夜深沉》等。

常用的是D调、E调二簧京胡和E调、G调西皮京胡。音域约两个八度。 演奏时,座姿,琴筒置于左腿上,琴杆向左稍倾斜。左手持琴杆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夹于两弦间拉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