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的老北京涮羊肉,麻辣劲爆的四川火锅,鲜香美味的广东“打边炉”,再加上热气腾腾的好气氛,使火锅成为许多人的最爱美食。但近日,火锅锅底违规添加辣椒精、一滴香等添加剂的问题被不断曝光,以及鸭血、黄喉、毛肚、鹅肠、笋片等涮品相继被曝出存在巨大安全隐患,使得消费者对火锅的信任大打折扣。

本报联合新浪网健康频道进行的调查显示,在900名被调查者中,表示“喜欢吃火锅”、“非常喜欢”和“一般”的分别为46.2%、26.9%和 26.9%,不喜欢吃火锅的人数为零。对于火锅的安全性,15.4%的被调查者认为“肯定不安全”,84.6%的人表示“可能不太安全”,认为“安全”的人数为零。两个光秃秃的“零”,凸显了消费者一方面垂涎火锅的美味,一方又因安全问题小心翼翼的矛盾心态。

火锅的安全隐患到底有多大?如何才能吃出安全健康的火锅?本报记者走访了多家火锅店,并采访了相关烹饪业内人士和食品安全专家。

“不明成分”的锅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4月28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和自制调味料的餐饮服务单位,应于2011年5月底前向监管部门备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并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单上予以公示。消费者询问食品添加剂使用状况时,餐饮服务单位必须如实告知。

通知下发前,《生命时报》记者对食品添加剂市场进行的深入调查发现,火锅店是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的主要使用者。国家烹调高级技师、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高级烹饪技师张亮告诉记者,在锅底加入添加剂是许多火锅店的“规矩”。“如果严格执行公示食品添加剂,部分火锅店可能停业关张,因为里面的猫腻实在多,这次公示将会是行业内的一次大改革。”国内知名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称:“公示添加剂成分将有利于清除火锅行业内的污点。”那么,消费者今后在火锅店可以明白消费吗?《生命时报》记者在5月11日分赴7家火锅店,进行了调查采访。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