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群里的老师研磨教学设计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次是重庆小辉老师要上公开课,恳请大家帮助。大哥昨天就已经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的教学设计发给了我,但由于安排观摩曹爱卫校长的《学写日记》没能抽出时间来认真研究一下文本。

今天上线后,大哥就招呼我、晓枫、张鹏老师来到呱呱325009房间。我先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电子课本发到核心群,然后我们几个先进行了自我解读,并认真思考了小辉的教学设计。然后活动正式开始,张鹏和晓枫两位老师先后上麦和小辉进行了交流。下面,我主要谈一谈自己对这一文本的粗浅认识(由于时间仓促,自己对文本只读了两三遍,结合课标修订版对中年级学段的要求,简单思考了几点内容。同时,主要由于自身的教学设计水平有限,恐无法给小辉真正的帮助)。

一、进行教学设计时,一种可借鉴的思路

听完了小辉、晓枫和张鹏三位老师的交流,感觉我们在研磨教学设计时,关注教学设计的细节过多。于是,我们由于个人思考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不同,很容易在交流中拘囿于某个细节而无法明晰!

语文教学设计应在结合课标,文本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问题的基础上,明晰课堂教学的“主线”,以及文本教学的核心价值,以达到“纲举目张”的设计效果。以本文为例,我们可以选择的教学主线主要有:“耳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树立振兴中华志向”这样的故事发展线索;少年周恩来“认识中华不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成长主线。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文本教学特点确定了教学主线之后,接下来的教学细节,我们再去慢慢思考其设计的有效性。

二、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关注的教学难点:

这篇文章的教学难点不难发现:

1、文本所处的背景与学生之间的历史跨度较大,学生的认知与文本之间产生了隔阂。

2、对于中年级学段而言,课文内容很长,需要我们选择适当的读书方法,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方可达到教学的深入。

这篇文章的教学难点,让我想起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和《孔子游春》。两篇课文的教学难点与这篇课文有些类似,均对学生的认知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那么,如何将类似的文本上出实效,我们不妨看看王崧舟老师是如何进行这两课教学的。从课堂结构看,《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王老师用很长的教学时间对“昔日圆明园的辉煌”进行了引读、造境感受,师生对读,以此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并以读的形式展现出来。由此,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语言文字的魅力将学生带入昔日的皇家园林。这样大幅度的解读昔日辉煌,不仅将美植根于学生内心深处,更使得学生发现语言文字运用的特点(8个“有”组成了圆明园的美丽画卷)。也只有这样的解读,学生所面临的“文本背景与认知之间的隔阂”这一难题才能得以解决。

有了这样强有力的情感认同,当圆明园被毁灭之际,植根于学生内心深处的“美好”一下子被打破——这种情感的落差,使学生不仅仅产生了“痛恨”,更使得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一文本主题。于是,这里的教学时间很短,很精炼。《孔子游春》一课亦是如此——当师生以各种读悟相结合的形式走进了孔子在“泗水河畔”的课堂,学习了课堂中“水”这一教学内容之后,他们对“水”与“真君子”之间的密切联系领略无遗。如此,课文后半段对子路、颜回等人的回答,以及其他弟子的表现自然可以轻松而过。

如此,我们不难发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否可以放在少年周恩来对“中华不振”这一现状的充分认识。当学生真正在读悟中走进文本,走进周恩来的情感世界,从而对当时“中华不振”感同身受之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主题的领会也就水到渠成。这一过程不单单是对文本的理解,也伴随着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价值的选择

每一个文本都会出现很多的教学元素,我们该如何进行取舍,以达到一课一得,这是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来说:过渡、对比、故事发展顺序、各种描写等写作方法;学生朗读指导;概括课文内容;识字写字等等方面,太多的教学元素供我们选择。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我想,我们是否应该考虑:文本独特的教学价值(文本秘妙)、对教学的推动作用、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课标的明确要求等方面。

中年级学段关注“词句段”的教学,我以“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为例来谈一谈这篇课文的教学。

首先,整个文本简单来说就是两个词语之间的碰撞——“中华不振”和“中华崛起”。

于是,结合前面的分析和课例比照我们可以想见:这一文本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对“中华不振”的深刻体悟环节。而这一环节出现了两个小故事——“耳闻”和 “目睹”。两个小故事中,“耳闻中华不振”对周恩来没有形成太大的影响,他只是对这一说法产生了疑惑,对租界产生了好奇而已。为此,这一过程可以简短认识。而真正对周恩来起到决定影响的是“目睹中华不振”这一场景——文中有言: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而在这个场景中,太多的对比出现给周恩来以强烈的震撼:

1、“租界内”与“租界外”。文中虽然只写了租界内的繁华与热闹,但租界外的情境不难想象——文中的“大不相同”一词很清晰的表达了这一点。

2、“妇女的哭诉”与“洋人的得意扬扬”。

3、中国巡警“本应惩处洋人”与“反而把哭诉的妇女训斥一通”。

4、“围观的中国人紧握着拳头”与“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5、“中国的地方”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在引领学生朗读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发现“中华不振”,会与少年周恩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能从师生对读中发现“对比”这一写作的表现手法的妙处。

当一切基础砸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确立已经成为必然,我们何苦多讲?

如此,工具和人文在我们的教学中能够得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