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课是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秋天”的第一篇课文。开学就学《秋天到》,目的是与此时的季节相吻合,使学生深切感受生活与学习的联系。这首诗有严整的格律,诗所描写的景色色彩明丽,动静结合,有点有面。本课采用儿歌的形式,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生字。本诗共有三节,分别写了秋天三个阶段不同的景色,需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去体会。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指导学习用学过的方法识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体会诗歌的音韵美,练习对对子。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指导写“秋”字:刚才我们猜出了字谜是秋,现在请同学们举起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写“秋”字。

“秋”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在导入环节插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落实了课堂写字的要求,可谓“一举两得”。

二、指导看图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图画: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都画了哪些景物呢?

2.观察图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从近到远,从下到上,或者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现在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相机认读词语:鱼虾肥、瓜果香、秋收忙、田野翻金浪、枫叶红、大雁排成行

(师:我们先来看看离我们最近的,谁在干什么?仔细观察鱼网里的鱼,读“鱼虾肥”。接着来看右边,地上堆满了刚采摘回来的瓜果,都有些什么?这些果子好不好吃?读“瓜果香”。接下来我们看看稍远点的田野里,农民正在干什么?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不仅要捕鱼虾,要采摘瓜果,还要收割稻子,真忙啊!读“秋收忙”。你们再看,田野里的稻子是什么颜色的?远远望去,黄澄澄的一片,在微风吹拂下,多像金色的波浪在翻滚!读“田野翻金浪”。现在,我们抬头往上看,枫树的叶子变红了。火红的枫叶多美啊!读“枫叶红”再看蔚蓝的天空中,有一群大雁正排着整齐的队伍,它们要飞到哪儿去呢?读“大雁排成行”)

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些词语吧!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插图资源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语教材中插图有着画龙点睛、辅助衬托等重要作用,具有极大的“潜质”。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的直观性、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其观察能力,陶冶美的情操。在此环节,让学生充分观察插图,既落实了识字、读词的任务,又能提前化解教学难点,还渗透了看图写话的技巧训练,可谓一举多得。

三、初读课文

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这幅图画有关。这是一首优美的小诗,诗的题目就叫《秋天到》(板书课题)

1.请打天课文,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词,认读。

我们先来读读本课要学的生字,你发现了什么?(前鼻音,后鼻音)请你们再读一读,注意读准前鼻音和后鼻音。强调多音字“转”。

3.齐读课文。

本课生字绝大多数是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也是有意在渗透韵脚的押韵知识。而生字的识记过程较简单,意在反复朗读课文过程中学习生字。

四、学习课文

1.读完课文,你知道哪几个月是秋天吗?

过渡:秋天的景色很美丽,每个月的景色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先来看看八月的秋天有什么特点。

2.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理解秋天天气凉的特点:用换词法,把“凉”换成“冷”,让学生说说行不行,为什么?

认识“蟋蟀”(图片,叫声)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喜爱之情。(把“把歌唱”三个字读得重一些,就能读出喜爱之情了。)

(3)体会对偶:请仔细观察画线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是呀,这里面藏着对子呢!)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秋天到了,天气变凉爽了,还有蟋蟀在唱歌,你们高兴吗?那你觉得在朗读时,怎样才能读出高兴的心情呢?(读出节奏、重音、有感情)那就请你高兴地读一读吧!)

3.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八月的秋天是凉爽的,那么九月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呢?

(1)指名读第二小节。九月的秋天有什么特点?(秋收忙)(是呀!九月,绝大多数的农作物都成熟了!九月,也是农民伯伯最忙碌的时节。)

(2)秋天,都有哪些农作物收获了?(鱼虾、瓜果、稻子)指名理解“田野翻金浪”的意思。你知道,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农作物也在秋天成熟了?(出示幻灯图片)

(3)指导朗读。

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请你带着喜悦的心情,读一读。(注意读出停顿、节奏、重音)

(引导:此时此刻,你就是农民的孩子,看到池塘里的鱼虾长得那么肥,果园里的瓜果正飘着清香,你的心情怎样?你正站在田间地头,微风吹过,金色的麦浪淹没了你,你的感受怎样?请你带着这样的感情读!)

4.学习第三小节。

过渡:十月的秋天又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1)指名读。

(2)理解“寒霜降”。(出示日历)

(引:同学们,寒霜降其实是秋天的两个节气。这是十月的日历,老师用红色圆圈起来的就是。其实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寒露和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两个节气,表示此时已经是深秋了,也越来越低了。)

(3)十月已经进入深秋了,这时候的景色也是非常美丽的。都有哪些景物?(枫叶红、菊花黄,大雁)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要去哪儿?(了解南北温差)

(4)指导朗读:你们看,秋天里枫叶是火红的,菊花是金黄的,大雁是黑色的……色彩多么明丽!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美表现出来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和理解是互为因果的。读为理解服务,理解反过来有助于读。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受知识、阅历的限制,对于朗读的技巧需要教师的点拨。在教学中,老师通过范读,通过具体的指导(节奏、停顿、重音、感情等),使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五、总结提升

1.有感情朗读全文。

2.找一找课文中藏着哪些对子。

3.试背课文。

4.练习:语文天地P4第3大题(灵活机动处理,若时间来不及就不做)

“练习对对子”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在学习第一小节感受对子的基础上,又在此处提出让学生找应该不难。这样不仅有个梯度,又让学生有个提升。背诵课文也是本课的学习要点。在充分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再给学生一些提示,学生绝大部分都能当堂背诵。

六、布置作业

1.把诗歌背给家长听。

2.学背《二十四节气歌》。

此处布置学背二十四节气歌,是在学习第三小节的基础上提出的,既然前面已经提到节气,引起学生的兴趣,此时不防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或在家长的帮助下了解二十四节气。这也是培养搜集资料能力的一个方法。

板书设计:

秋天到

八月 凉爽

九月 丰收

十月 美丽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背诵课文。

1.齐背课文。

2.指名分小节汇报背。师生评议。

二、自主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2.交流汇报。

三、指导书写

四、扩词练习

请学生充分练说。

五、作业

画一画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