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的教学我结合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特进行教学反思。

1、拓展教学内容,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本课教材的内容比较单一,只出现了一位小数乘整数。在教学中,我增加了两位小数乘整数、带小数乘整数的内容,并在教学新课之前复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这样,在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前提下,拓展知识面,完善认知结构。

2、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算法的优化。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只要求学生自主探究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我认为,这样达不到计算的基本要求。因此,在这节课中,补充了较多的教学内容,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运用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法的联系,在充分理解小数乘法意义的前提下, 引导学生进行算法的优化。避免了学生盲目的选择算法,影响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现象。这样,既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也帮助学生形成了必要的计算技能。

3、运用生活经验构建数学模型。

本节课主要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但要真正地让学生构建完整而真实的数学模型,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于是,在新课开始前,我让学生在文具店买文具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整数乘法的现实问题。紧接着,我又出示了教材上的主题图,让学生发现在生活中还存在着小数乘整数的问题。这样,让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必要性有了更加深刻认识,也能形成比较准确的小数乘法的数学模型。同时使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不是孤立的、枯燥的,也培养他们将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

4、适当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计算教学,重在理解意义和掌握算法,形成基本的计算技能。本课教学中,学生在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大多都能说出教材上提供的三种方法,即“连加”、“单位换算”、“画图”。但事实上,这三种方法对于基本计算技能的形成并不适用。所以在教学中,我参与到学生的算法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计算方法给予引导,让其找出“先用乘法计算,再判断积的小数位数”的计算方法,并鼓励他们把这个方法介绍给大家。这样,不仅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同时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技能上升到更高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