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学到如何与人相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我们还可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让幼儿身心都得到健康成长。《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

那么,幼儿游戏什么时候需要教师的指导,什么是适当指导,怎样才能了解孩子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呢?我想,观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关键的一环,这种观察既可以通过站在旁边看、听或和幼儿交谈来进行,也可以通过与幼儿共同游戏来进行。通过这种观察,我们可以判断幼儿行为的意义,确定指导的必要性。因此,在区域游戏中,多数时间我是观察者,观察幼儿玩的内容,交往情况,玩中有什么问题等。如果幼儿玩得很好,交往正常,我不会介入。我认为盲目介入会打断孩子正在进行的游戏,会影响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及伙伴间的相互作用,会让孩子对教师产生依赖或反感。有一次,在我班的构建区,曾泽豪正在用积木搭“大高楼”,周田在他旁边玩“飞机”每当曾泽豪搭好了“大高楼”,周田的“飞机”就开过来,撞倒了曾泽豪的“大高楼”。

对于这种情况,我想去制止周田,他又在搞破坏了,转念一想还是看看曾泽豪的反应再说,通过观察,我发现,周田的行为并没有引起曾泽豪的“不悦”,每当“大高楼”被撞倒以后,曾泽豪就迅速地又搭起一座“高楼”,似乎在等待着周田的飞机的到来。他们的这种表现,实际上告诉了我们,两个男孩现在正在非常默契地玩一种合作的“游戏”,因此教师不必要干预。如果教师对儿童的行为不进行仔细的观察,把周田的行为错误地判断为一种“攻击性行为”而加以制止,就构成了对幼儿游戏的不必要的干扰。

但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我就会适当介入,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孩子开展游戏。

一、当孩子在游戏中出现困难时。

例如:一次,周诚在用积木搭“大高楼”,但他把小块积木放下面、大块积木放上面,因此“大高楼”总也搭不高、“站不稳”。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坐到他身旁去,也拿一堆积木来搭“大高楼”,一边搭一边说:“我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这样我的大高楼就搭得高了。”这样既了传递了成人对幼儿游戏关注的态度,增进了幼儿游戏的兴趣,同时成人的行为本身也成为了幼儿可以参考的范例或榜样,有益于幼儿掌握游戏技能。

二、当孩子发生争执可能出现危险时。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