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次教《窃读记》这篇课文。备课时,我发现文中有一个“惧”的生字。对于刚走进高年段的学生,给汉字注音是一项重要的要求, “ǖ”与声母j、q、x的拼写规则是普遍存在的难点,他们究竟是否熟练掌握?于是,一个“巧妙”的构思便酝酿而生。第二天的课上,我就故意将“jǜ”写成了“jù”,果然不少学生纷纷上当,只有几位学生发现问题,指出我的拼写错误。最后我也像这位新师一样,一本正经地做了说明和强调。看着学生恍然大悟,我得意极了。不久,第一单元考试到了,我拿着卷子,迅速扫描第一题中要求注音的几个字,居然出现了“惧”字,我窃喜:幸亏有先见之明,不然悔之晚矣。

考试结束,我匆匆翻阅了学生卷子,却惊讶地发现,班上45名学生居然错了40个,我呆住了。一下课,我就怒气冲冲地赶往班级,了解原因。当我叫了几位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上黑板写时,还是相同的答案。“老师上课不是一再强调过了吗?为什么没听?”我大声吼着。不少学生低着头,不敢言语。过了一会儿,几个男生站了起来,小声地说:“老师,您那天就是好象就是这样写着,为什么今天答案却错了?”话音刚落,底下一片附和。顿时,我默然无语,满脸通红。天啊,他们现在竟只记当时写错的那个拼音,我不禁为自己的弄巧成拙懊悔不已。

课堂,如此“出错”要不得。

首先,它影响了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知识渊博,工作严谨,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如果在课堂上,像这位新师一样经常导演如是严重的“错误”,那么,教师美好的形象在他们幼小纯真的心灵中就会大打折扣。

其次,它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课堂故意出错,教师煞费苦心,教学效果却适得其反。小学生,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在“出错”的瞬间,他们也许早已用心在描摹,认真在铭记。也许在当时,学生会理解老师故意出错的用意,但是,随着教学时间的流失,教学内容的增多,出现像我这样教学的尴尬也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