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以被动接受为特征,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获取知识的机会极少。《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习方式”正式作为一个教学理念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怎样看待学生,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所以教师应始终牢记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是发展的人。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实际情况、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否则就会挫伤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

2、学生是发展的人。首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应努力学习,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其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此要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再次,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中,因此,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与所在的学校和老师有极大的关系。

二、重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改变被动学习的现状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学生始终应该是学习的主人,是自己思维的主宰,而不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