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是创造发明中实在的因素。”丰富的想象是一切创造的基础。要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就必须重视并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教学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训练,在读写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失为一条易便快捷的有效途径。下面,我说说几点具体的做法:

一、看图学文

大家知道,看图学文的最大特点是图文并茂,文图互补。教学时应抓住这一特点,通过观察、联想、学文和写文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例如教学《桂林山水》时,我先指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水到山(或从山到水),从近到远的顺序进行详细的观察,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说,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像一块巨大的天然宝镜。有的说,荡舟漓江,坐在船舷上,用手轻轻触摸水面,感觉真绵啊! 绵得像柔软的黄土,还有的说漓江的水在丽日和风下更美,水面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有的说桂林的山像金鸡独立,像雄鹰展翅。有的说像倚天长剑,像劈山巨斧。也有的说像童子拜佛,像屈原问天……等等,最后把观察和想象到的东西写成习作,并同原文比较,在比较中求同求异求新。又如教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课时,我让学生在按序观察的基础上,重点抓住人物的衣着、外貌、神态等特点,把人物的外貌特点和他们的身份、地位、个性联系起来,展开合理的想象;高个子农民是怎么破产的?红衣少年大概是个穷苦的孤儿吧!他是如何流落到此的?退伍的士兵是怎么来到这儿的?他也许是打仗受伤掉了队,无人照管,被船老板“好心”收留……然后学文,同原文相比,想想:同看一幅图,原文作者是怎么描写的,我们自己又是怎么描写的。寻找差距,丰富想象,发展思维。

二、读诗写意

小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古诗大多文白意浅,意境广阔,易懂易学,题材又多是以借事、借景抒情为主。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把诗文改写成记叙文。如教完《江畔独步寻花》一诗后,我让学生根据诗意把这首古诗改写成写景抒情的记叙文。其中有一学生这样写到: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上,诗人杜甫惬意地漫步在江边。江水缓缓地流淌着。一群野鸭在江边水草丛里嬉戏。它们你追我赶,时而一头扎进水里,做着深水探险,时而扑腾着翅膀在水面上长距离滑翔。诗人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继续朝前走去。“哎哟!”诗人惊叫一声,连忙弯腰躲闪。原来,一枝伸出墙外的红杏从头顶划过,并在墙头不停地晃动,好象在说:“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这都是因为春光太美了。请进来看看吧!”诗人推开一扇虚掩的门,走了进去。嗬!真美啊!园内花团锦簇,千枝竞秀。几百只彩色的蝴蝶在空中上下飞舞,三两只娇美的黄莺从这个枝头跳到那个枝头,“恰恰”地歌唱着,好像在提醒诗人:“当心!路旁繁冗交错的鲜花会绊倒您的”……又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被平息,祖国重新获得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教学时,启发学生思考:古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有哪些人?弄清四要素后,学生根据诗意,结合挂图,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叙写。

三、学文补白

讲读课文基本上都是文质兼美的名人名篇:这些文章有的词句蕴含丰富,耐人寻味;有的人物心理描写凝炼;有的省略情节;有的结尾戛然而止……总之一句话,它们熔铸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同时也给读者留有极其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学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具体做法如下:

(一) 再现法

将课文中生动形象、寓意深厚的文字描写,通过教师绘声绘色、入情入理的朗读,来唤起学生头脑中深刻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就可以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草原》第一段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紧扣描写草原特点的词语“空气清鲜,天空明朗”、“一碧千里,并不茫茫”、“四面小丘,到处翠色欲流……流入云际”、“骏马、大牛静立不动”、“白如大花的羊群”等,展开想象,在自己头脑中再现一片美丽的大草原,并把想象到的用彩笔画下来。又如《凡卡》第8自然段的教学时,根据本段特点,抓住关键词如“带……带……”、三个“!”,通过感情朗读来让学生边听边想象:在一间阴暗潮湿的屋子里,凡卡跪在地上,恳求着,哭喊着,泪水一次又一次模糊着他的眼睛,一滴又一滴地浸透着那张揉皱的白纸……

(二) 续写法

有些课文结尾悬念叠生,余味无穷。将此“缺憾”通过想象填补,效果甚佳。如《穷人》一课,教完后,我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戏剧性结尾“桑娜拉开帐子”启发学生想象:渔夫看到西蒙的两个孩子会怎样?桑娜这时心里怎样想?桑娜和渔夫会说些什么?然后以《桑娜拉开帐子之后》为题进行想象续写,有的学生笔下的渔夫和桑娜的形象更加丰满,个性更加鲜明。又如《凡卡》一课的结尾:凡卡把信投进邮筒后,故事该怎样发展下去呢?凡卡是死?是活?死,如何死的?活,怎样个活法?……

(三) 扩写法

有的文章因为各种写作需要将一些本来生动有趣、引人的情节和细节用精炼的文字一笔带过。扩写就是为了使这些情节和细节在保持原文主旨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想象使之再现出来,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中三个牧童分手之后,各自经过十年的劳动实践,体会到幸福是什么。那么三个牧童是怎样经过自己的实践感受到幸福的真正含义呢?课文只是通过三个牧童之口介绍的十分简略。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一个牧童,想象分手后自己去实践的情景,用第一人称把想象的内容写成作文。又如《少年闰土》一文中,“闰土月夜看瓜刺猹”一细节文中略写。教学时,我抓住时机,让学生结合课文展开想象,扩写这一部分:月光皎洁,凉爽的夜风使得这片成熟的瓜地显得格外寂静,闰土穿着掮肩,一手垫着头,一手摇着蒲扇,仰躺在地头,身旁一把明光闪闪的钢叉静候待命……

(四) 联系法

有些课文,内容彼此互不关联,但通过一定手段巧妙结合,可以创造出新颖神奇的景象。如学了《海上日出》和《月光曲》之后,我引导学生把《海上日出》中作者见到的景象与月光曲中描写皮鞋匠听到乐曲联想到的具体景象进行联系结合,想象出“海上升明月”的美丽景象。同样把《月光曲》同《观潮》联系,可以创设出 “月光下大海波澜壮阔”的伟大奇观。又如学完《小音乐家扬科》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两篇课文后,我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小扬科和小女孩的不幸遭遇是下层穷苦人民悲惨命运的缩影。假如让这两个穷苦的孩子走到一起,他们各有什么表现?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故事又该怎样发展?

(五)表演法

小语教材中入编的历史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生动鲜活,极富表现力。通过课堂表演这一教学手段将这些曲折动人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再现出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也能促进知识的巩固,有利于想象力的培养。例如《将相和》,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既相对独立又互为联系,特别是前两个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人物个性突出。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分四步来表演:〔以《完璧归赵》为例。〕(1)熟读课文内容,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2)确定角色。秦王、信使、赵王、大臣、蔺相如等。(3)编剧 。让学生将“完璧归赵”这一故事改编成小剧本。改编时重在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之间的矛盾冲突。如秦王骄横奸诈,赵王温和厚道,蔺相机智勇敢等。(4)表演。讲台是舞台。让学生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和超凡的创造,非常投入地进行表演。又如《晏子使楚》、《田忌赛马》、《奴隶英雄》等都是上好的表演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