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说的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部分学生。 造成学生 “学困”的原因很多,有内在动因的,有外部影响的,也有匀惯养成的,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学习方法不当。如何让因此造成学困的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摆脱学困的状况,也是如今许多教师想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也着意于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然而,在做法上大多习惯于“我说你听”的理论指导,且好于越俎代庖地替学生做出一些方法选择,并不了解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真实状况和真正需求。事实上另一方面,学困生中有些也知道学习要有好的习惯,应制定学习计划、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做好笔记等,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这些学生并未表现出与其认识相应的行为,学习没有科学方法,上课不知如何适从,表现为一种知行脱节。这种“知行脱节”,成了他们学困的原因所在。因而对这样的学生要做的不是“知”的教育,更多的是要在“行’’上给予一种引导,从而让他们走出学困境地。

学习方法最终归结形成一种学习技能。学生学习技能的形成及发展,不是一种单纯的对学习方法直接接受的过程,而是要在原有的认识结构基础上,对新旧经验进行比较、甄别、不断加以同化、吸收和调节、平衡的过程,每完成这一过程,学习能力的发展就出现一次飞跃。而促进这一过程的发展,有学生内在因素和教学外部条件的统一作用,其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内部因素起决定作用。因此,学习技能的发展必须由学生主动去追求、去获得,教师则是设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不断积极地参与学法探求,使外部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的智力活动,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进入最优化的境界,学习技能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对于学困生来说,在学习主动性方面相对较为缺失,对学法探求的主动性也同样缺失,如果教师不注意调动他们探求学法的积极性,长期以往必定影响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及学习成绩的提高。 学习方法指导具有实践性即可操作性。基于上述认识,为使学困生较好掌握学习方法,促进他们增强学习主动性、培养和发展学习技能,提高学习成绩,这就需要引导他们主动探求学习方法。为此,笔者在引导学困生主动探求学习方法方面,尝试进行了下面这些探索。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