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因为学习是一个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的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快乐,而一直支持我们快乐学习的支柱就是兴趣了。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中也就可以看出兴趣在学习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了。

记得在前几年的某报刊里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消息,从而引发了大众的众说纷纭。报道是这样:某一初三中学生在学习之余,喜欢看课外书,如一些名人的传记和有趣的小说,有一天,这一名中学生在做完作业之后拿出一本小说看了起来,正在这个时候,他的妈妈进来了,学生想把书藏起来,可是己经来不及了,其母亲生气地说: “现在初中的学习比小学紧张多了,你怎么还不多花点时间在功课上?”

这时,这名中学生不服气地说:“我己经把该做的事情做完了,看点课外书有什么不好?这是我的兴趣爱好。”

可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我很赞同那名学生的观点。没有看课外书,哪来那么开阔的知识面,这些在课本中是绝对找不出来的。俗话说:“学习的成功=明确的学习意义+浓重的学习兴趣+勤奋刻苦”。兴趣正是在不断求知的过程中培育出来的。越求知,学习兴趣越浓重;学习兴趣越浓重,求知欲越高,便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也许,成功人仕的求知之路就是这样吧!

皮亚克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赴美留学时,立场要写出一篇实验物理论文。他先来到艾里逊实验室。不久,艾里逊实验室里传出笑谈:“凡是有爆炸的地方就一定有杨振宁!”被誉为氢气之父的泰勒博士一直关注着杨振宁的学术研究,他直率地对杨振宁说:“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杨振宁认真地思考了两天。最后,他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确实不强。尽管他对写实验论文毫无兴趣,而是对另一方面———理论物理研究有着浓重的兴趣。杨振宁想了半响,最终接受了泰勒的建议,放弃写实验论文的打算。做出这个决定之后,他如释重负,毅然把主攻方向转入理论物理研究。有了浓重的兴趣和刻苦努力的毅力,杨振宁不久就出色地完成了学业。从此,他踏上了成为物理学界一代杰出理论大师之路。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