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意识和感情。

1、教学前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字基础,掌握了一些认字方法。

2、通过学习前面的第九课《欢庆》,学生对首都北京已经有了初步认识。

3、二年级的学生喜欢直观的教具。

4、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需要老师的督促。

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字。

2、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部分。

重点难点:

1、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策略:

灵活正确的运用学习力研究课题,把“三学循环”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定点凝视训练。

(意图:学习力研究课题,让学生更快的集中注意力,进入状态)

二、激趣导入。

一起逛北京。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出示本课生词

学生读词语,请小老师领读词语,定位挂钩记词语。(意图:这些词相对简单,学生很常见,所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记忆,很有效)

四、学生分段读课文。

自学检测:本文写了北京的几个地方?(意图:检测学生朗读能力和预习效果)

五、出示

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立交桥,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

六、讲解天安门段。

图文结合,以板书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又庄严,又美丽”的意思。(意图:本环节用板书画画的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天安门的庄严美丽)

七、讲柏油马路段。

以图片的形式来呈现出立交桥,草坪,花坛等的美丽景色。讲解川流不息,来来往往等词语

(意图:这环节以图片来呈现,很直观。孩子不懂柏油马路,立交桥是什么样子的,用图片来呈现出来,会让孩子一下子就明白了)

八、讲解名胜古迹段。

利用字理识字讲“迹”、“厦”两个字。这两个字很难,所以孩子理解的不是很好。同桌互相讨论“名胜古迹”、“高楼大厦”(意图:通过图片出示名胜古迹,让孩子能理解什么样的叫名胜古迹,图文结合在这里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同桌互相讨论,体现议学的特点)

九、课文补充完整。

(意图:体现高效记忆,让学生回归文本,感知全文)

十、手指操表演。

十一、词语积累,集中记忆。

十二、大家一起逛北京

出示北京的图片,让学生更深入的感受北京城的深厚底蕴和文化内涵。

十三、课后作业。

通过本篇课文,你对北京有了怎样的印象?把你印象中的北京写下来吧!(意图:升华文本,感悟北京的美丽,这也体现了三血循环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悟学)

板书设计:

10、北京

美丽

天安门  柏油马路 立交桥 名胜古迹 公园 高楼大厦

越来越美丽

教学反思:

《北京》这一课对于我们班上的孩子来说,很难。因为只有极少数的孩子去过北京,而且多半由于年幼,对北京的印象已是模糊不清了。他们无法感觉到北京的现代化气息,以及大都市的美丽,所以读起来好犯难。 于是,我想到了利用多媒体课件课件这个好办法,让孩子们边听课文朗读,边仔细观看有关北京的各种图片。在浏览过雄伟的天安门,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繁华的长安街,美丽的白塔等各种能够代表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后,孩子们发出了一声声地惊叹,而北京美丽的形象也在他们的脑海里深深地扎了根。 在讲解这节课的时候,我以随文识字为主,在课文中感受生字的美丽,让学生在欣赏美丽景色的同时能够加深记忆。在板书上,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天安门,让学生到前面来涂上颜色,激发学生的动脑思考,同时还原天安门广场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庄严、美丽、广阔、矗立等词的意思。本节课的末尾,带领学生一起逛逛北京城的美丽,让学生自己写写北京给他留下的印象,从而升华文本,激发孩子对北京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