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片断

生1:木桥开始发抖时,他把自己的爸爸推老一把,叫爸爸先走,说明小伙子很爱自己的爸爸。

师:这是后面的事情。在之前,小伙子做了什么?(再次挖掘出一个矛盾的问题。)

生2:他也挤在了队伍的前面,很不应该。

师:哦,你觉得不应该,何以不应该呢?请全体同学都来思考这个问题。

生3:我觉得他是个党员,党员就应该有先人后己的崇高品质。

师:把安全留给别人,危险留给自己。

生4:他是个小伙子,是身强力壮的,应该留在后面照顾老人和小孩。

师:你真会分析。我也赞成。

生5:作为一位年轻的党员,他应该协助他的爸爸帮助全村的老百姓撤离,又不需要他来带这个头,连协助的事情都做不到,我觉得他做得很不对。

师:何况那个领导者还是他的爸爸呢!

师:我给大家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汶川大地震时有一个中学老师,他在地震来临之前,丢下自己的学生,自己率先跑出了教室,人们称这位老师为“范跑跑”。后来,这位范跑跑遭到了许多人的谴责,认为他不配做一个教师。可是,他自己说,“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除非是自己的女儿,否则,谁都不救、只顾自己!况且,当时情况危急,来不及想这么多,那些中学生都会自己跑了,我也无法背他们。”当大家听他这么解释的时候,想不到也有人认为他当时的逃跑也是可以理解的。结合文中的小伙子,大家又有什么新的看法呢?

生1:老师的举例启发了我。我认为当时的小伙子虽然是一个党员,但是他有着求生的人之常情。

师:分析得很好,其实毛主席在决定要不要把自己儿子遗体运回祖国的时候,也不是一下子就决定的,那一个晚上,毛主席都在矛盾之中,说明毛主席也有着人之常情。他也很想最后看一看自己儿子的遗容。

生2:在当时那种危急的情况下,他可能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是正确的。所以跟着大家一起挤在了队伍中。

师:是一个还不大成熟的、成长中的党员。

生3:当时情况危急,小伙子没有空闲想别的,只想着尽快脱离危险,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生4:从后面结尾处小伙子推了他的爸爸一把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小伙子其实并不是怕死的,因为后面的情况更加危险了,小伙子都能让爸爸先离开。

师:你们的思考十分精彩。其实,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来分析。事物总是错综复杂的,我们要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它,这样就越能够不走极端、少犯错误,从而选择正确的态度和做出合适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