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通句子

在低年级的课文中常出现一些长句子。在长句中怎样停顿,这是很重要的,如果停顿得不合理就会影响表达效果,让人听不明白。如:“我在小小的船里坐”,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这句话写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然后根据句子前后所表示的意思来停顿,可要求用“/”画出停顿并正确朗读这个句子:“我/在小小的船里/坐”。除此之外还要读出重音。这个句子中所强调的是干什么,因此“坐”要读重音。除了根据所表达的内容正确读出停顿和重音,还要学会读标点符号。如:“我的书最好看!”“最”表示“真”,说明真好看,“最”要读得稍重才能强调好看的程度,由此发出赞叹,语气强烈,读出感叹号所应有的语气。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读句子的时候,要坚持把思维、理解、朗读有机结合进行训练。

四、读懂段落

每一篇文章都由几个自然段组成,每个自然段又表达了一定的意思。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各段的内容确定朗读的基调。首先让学生明确一段中主要写了谁?他们都说了什么?怎么说的?然后让学生根据这段内容和提示语采用适当的语调去读。

五、读深全篇

篇的训练在低年级不是重点,但读好各自然段以及段中的词语、句子,篇的朗读训练也就在其中了。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每篇课文或每段课文的内容以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确定朗读基调。如第一册《雨后的森林》,课文的第一句是“雨停啦,雨停啦!”要读出小作者那种喜悦、兴奋的心情,应当是第1个“下雪啦”略低,第2个则略高。又如《轻轻地》这篇课文:要求在朗读中,能表现出我和妈妈动作轻的特点。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怎样做才是轻轻地,唤起对“轻轻地”的感受,于是学生不约而同地用细声柔情的语调来读这句话。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学生掌握了技巧读起文章才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才能读出感情,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朗读训练的目的。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就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感受能力。总之,低年级处于朗读的起步阶段,肩负着达到朗读训练目标和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双重任务。教师必须选择科学的方法,通过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训练,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