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说明]

第五组课文的专题是:初识鲁迅。

本课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课文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

作者笔下的闰土与“我”是很不一样的。例如,闰土生活在“海边农村”,而“我”生活在‘高墙大院“;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我”是一个“少爷”;闰土见多识广,而“我”却孤陋寡闻。环境不同、阶级不同、生活不同,没有让“我”感到快乐,反而引起“我”对自己所处地位和环境的不满,这些都流露出“我” 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

人教版新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初识鲁迅”,四篇文章,第一篇精读课文是《少年闰土》,后三篇都是纪念鲁迅的文章。从亲近鲁迅的文字入手,去感悟鲁迅。这种安排非常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虽然鲁迅的头上带着许多的“家”,但在语文课堂,他首先应该是文学家。我们语文课就应该引导孩子细细品味鲁迅的文字,去亲近鲁迅。而《少年闰土》是学生感受鲁迅先生文学作品的一扇窗,应该引领学生去感悟语言的特点。

[设计理念]

“感情朗读”被叶圣陶先生称之为“美读”,是学习课文需要达成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能够使抽象的文学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感情光芒。因此,鉴于教材特点和学情,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下理念:

1.在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悟情、明理。达到师生与文本、与作者、与自己的对话,充分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课文通过外在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的特点,教学时通过观察外貌、品味语言、情景再现引导学生“由外向内”感受人物情感。

3.“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将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体验,以读促思,以读代讲。

4.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十分注意教材内容的价值取向,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提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平等的对话中进行。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