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理解每一个句子,读通故事,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述出来。

3.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有感情朗读。

2.体会语言的巧妙性,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那你知道关于机智儿童的哪些故事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吧。

二、初次了解文言文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前我们学过这句名言,大家知道这叫古文,今天老师就告诉你们这样的语言叫文言,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

2.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了解到的《世说新语》。

3.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抽读,检测读书情况。

5.教师范读。

三、弄懂文意

1.小组学习,借助注释和搜集的资料理解句子的意思,并作好记录。

2.交流理解句意。

意思:梁国杨家的小孩只有9岁,特别聪明。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因为父亲不在,就叫儿子出来。他为客人端果子,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小孩回答他说:“没听说过孔雀是孔先生家的家禽啊!”

3.理解了课文意思,你现在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4.你发现文言文有哪些特点?运用今天的学习方法继续在课外学习文言文。

四、熟读背诵

1.教师领读,订正文言文的节奏,有感情地读全文。

2.背诵全文。

五、拓展

1.“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在生活中有哪些语言让你铭记在心呢?(交流自己搜集的或听到、看到的精妙语言。)

2.总结。

我们的母语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有“口吐金兰”的语言香气,有“唇枪舌战”的语言战争,有“妙笔生花”的语言表达,有“舌战群雄”的语言典故,语言的艺术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也会大相径庭。让语言的美丽伴随我们语文的学习之旅吧!

3.课堂延伸,推荐《世说新语》让学生阅读。

反思:

《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短文,也是我们学生在小学阶段首次接触的文言文。在备课时,我有一个想法。我总觉得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语言上的明显差异对于教学来说存在利弊两方面。假如我能精心设计这堂课,激发学生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趣味,那么这将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反之,学生也可能会因为这“初次见面”的不愉快,而在心理上本能地抵触和文言文“再见面”。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