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鼓儿,扬花扇儿;一个毽子踢两半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

以上是流传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儿歌《踢毽歌》,不少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小时候都会唱。踢毽子这种集锻炼、娱乐于一身的运动,不论是北方娃娃还是南国儿童都喜欢。踢毽子的活动不受场地、天气的限制,可独玩,也可两三人结伴玩,更可由一群小朋友“走毽”、“

打比赛”。一场毽子踢下来,每个孩子都眼神活络、神情兴奋、手足俱暖。而锻炼成“高手”之后,孩子的动作更是精准活泛,欲急可急,欲缓可缓,断而复连,瞻前顾后,盼左觅右,千变万化,真是毽飞人舞,神采飞扬。

踢毽运动给孩子带来的益处还有很多很多——

●促进孩子全身功能的协调,并带动腰胯等最不易得到锻炼的部位。踢毽子是一项全身性运动,需要眼、脑、神经系统和四肢的高度配合,主要做盘、磕、拐、蹦、落等技术动作,讲究眼到腿到,通过抬腿、跳跃、屈体、转身等动作,使脚、腿、腰、颈、眼等身体各部分得到锻炼。与其他运动最大的区别是,踢毽子的动作可以让人体关节得到横向摆动,从而带动经常处于“睡眠状态”的韧带和肌肉群,大大提高了各个关节的柔韧性和身体的灵活性。

●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心肺功能。踢毽子时腰胯及下肢的肌肉群的收缩运动使心跳加快、呼吸加深,扩大肺活量,增强孩子相对较弱的心肌力量,使心脏跳动有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也得到加强。

●健脑。踢毽子用双脚来完成动作,需要加速大脑与双脚间信息的往返传递,长期坚持踢毽子,大脑掌控“远端肢体”的细胞就会被激活;同时,踢毽子时呼吸加深,吸入的大量氧气,也有健脑的功效。

●使胃肠蠕动加快,对厌食孩子的胃口大开很有推动作用。

●踢毽子的大幅度摆腿动作,主要是靠骨盆支撑和腰部拧转来完成,而较长时间的弹跳踢腿动作的锻炼,有效增强了腰肌和盆带肌的支撑力量和动作能力,对孩子的骨盆发育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这一点对女孩子而言尤其重要。

●使孩子身心舒畅,解除压抑和焦虑。

……

向您推荐有趣的踢毽游戏:

●单人接龙

按照盘、磕、拐、蹦、落的秩序来,要求“落”之后再接上“盘”,次序不能颠倒,坚持毽不落地时间最长者为胜。

●双人花样对踢

爸妈与5岁以上的孩子相隔1米,面对面站好,你一下我一下地踢,要求每次有不同的“链接”编排,如这一次是“拐”连“盘”,下一次就必须是“磕”、“挑”连“大跳”。花样对踢难度较大,每个人都必须考虑自己如何接得利落,连得漂亮,还要考虑如何给对方留下“发挥余地”。

●4人或6人过网踢毽

划定长约6米宽3米的矩形场地,正中用60~80公分的网格一分为二,每组2人或3人对阵练习。要求毽不触网,不能从网下过毽,不能从网的两侧过毽,姿态不论,但毽子在一方“传毽”的次数不能超过3次。

●大跳过人踢毽及侧拐过人踢毽

前者要求连续大跳接毽,每次接毽后毽子飞舞的高度要超过头顶,这一运动可以使心跳频率在短短10余次跳接后,从每分钟120次上升至160次(跳接前应充分热身,使孩子的心跳频率从每分钟八九十次平稳上升至120次);后者要求身体灵活转侧,用双面侧拐的动作来接毽,毽子飞舞的高度也要高过头顶,以留出充分的时间来观察落点。此项运动看似对体能要求稍低,但却是对身体灵活性的一个巨大挑战。(文/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