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1、情境导入,“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借用诗词为学生的文本感悟做情感铺垫。

2、在我板书课题时,让学生也有事可做,伸出小指头书空“风筝”这两个字。

3、抓住重点词语指导不同方法进行理解,如查字典理解大惊失色,联系上下文理解千呼万唤。抓重点句,通过多形式(指名读、竞赛读、自由读、默读、速读、全班读)的朗读,深入文本,感受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甚至与他们融为一体,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4、视频的适时运用一下子把学生拉入了放风筝的情境中,更加具体的感受到了伙伴们的快乐!

5、将课文拓展开去,几处创设情境,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如在“做风筝”这一环节,我创设“假如你就是这些做风筝的孩子中的一员,你这样精心地扎着风筝,精心地涂着色彩,此时你心里会想……” 再如“看着高高飞扬的风筝,你想对它喊什么?怎样喊?”完成“我( )地喊( ):‘--------- !’” 又如“假如你就是这只幸福鸟,你来到了白云身旁,你会对他说点什么?你还会看见谁?想对他说些什么?”由文本延伸,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细胞,扩散思维。

6、课文最后,我让学生设想孩子们跑到水磨坊后的情景,可能有两种结果,然后讨论交流,这种有意识的语言训练,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力。然后后归纳总结:“不管这件事情的结果如何,我们都会快乐。只要我们心中充满希望,我们就能找到快乐。”升华到本课主题。最后再次回味文本,体会作者运用心情变化来进行习作的特点,鼓励学生网上收集信息资源(描写心情的词句),并运用到今后的作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