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课内容:

苏教版(五年制)第八册教材《乘除法的运算性质》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在设计之前我先进行了教材分析)

二、教材分析:

1学科体系分析。

小学数学教材结构是在综合考虑数学本身的逻辑规律以及小学认识规律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前提下,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事实和基本方法联系起来的整体。这个整体是一个上下贯通,纵横交叉.紧密联系的知识网络。在人教版教材第八册安排了乘法的运算定律的学习,这些内容的安排为以后继续学习小数、分数的简便运算打下基础。为了使学生在高年级的计算学习中有一种选择最快捷的计算方法的意识,我在五年级第一学期完成小数乘除法的学习后,安排这节课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探究简便计算的学习方法。

2 本课内容的定位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基础上安排的,是对乘法运算定律的一种补充和延伸。学生在明白乘除法的运算性质后,探究“应用这一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要根据不同的算式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经历探究过程后,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一定的发展,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情况分析

在教学实际中,我发现学生在进行简便运算的时候,存在不会观察、不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的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所以我选定苏教版(五年制)第八册教材《乘除法的运算性质》一课。 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等运算定律等知识,有了足够的知识基础,具备了较强的数学活动能力,可以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让他们自主地进行探究,适合用“探究式学习方式”。

四、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要使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所以我在设计本课教学内容时遵循了以下几点基本理念:

1 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让学生在观察中找到数学规律,提出科学型的假设。

2让学生参与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对科学假设进行验证,最后得到科学的结论。

3教师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体现课堂是活动的、民主的、自由的。

五、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是在以上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用探究式学习方式来进行教与学的尝试。根据新课标对确定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四点:

(一)详细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在乘除混合运算中,改变运算顺序,结果不变。”这一运算性质,并能在数学计算中恰当运用。

2、数学思考: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3、解决问题:放手让学生探究,学会与他人合作。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培养学生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4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渗透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时的择优意识。

(二)教学重点

由于这部分的知识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所以我将重点放在让学生发现“使用运算性质能使计算简便’,并通过深入探究使学生明确”要根据不同算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使之运用到数学学习之中。

六、教法和学法

虽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用“探究式学习”进行教学,但是在教学设计之前,我多次思考、分析,认为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等运算定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让他们自主地进行探究,适合用“探究式学习”进行教学。我们常说:“现在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对学法的指导。所以本节课我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向学生渗透自主尝试、合作交流、探究解决的学习方法。

七、课前准备

数学课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课前,我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摸底,利用课余时间,制作计算卡片,结合课程内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为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八、环节设计

1、激发探究的兴趣:

在课前交流中,我让学生用含有数字的语言介绍自己的情况,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和学生的谈话中,我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课件出示),使学生体会到对任何事物抱有疑问,能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通过坚持不懈的研究,定能成为像牛顿一样伟大的发明家的。

2、观察、发现规律,提出科学假设:

当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我给出四组算式(课件出示),学生通过计算很容易发现一个运算性质:“在乘除法混合运算中,交换运算顺序结果不变。”这个结论的提出比较简单,没有探究的必要,所以我将重点放在探究“应用这一性质是不是能使计算简便”上。我问学生:“你发现这个性质有什么用呢?”学生争先恐后的说:“可以使计算简便!”“真的能使计算简便吗?让我们来证明一下。”接下来,我提供给学生一组算式(课件出示)

第一组(从左往右)

时间

第二组(应用性质)

时间

390X15÷13

18X5÷9

52X12÷13

5600X34÷56

2-3

分钟

390X15÷13

18X5÷9

52X12÷13

5600X34÷56

1分钟左右

结果:

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按照从左往右的正常的运算顺序计算,一组应用发现的性质交换乘除法的运算计算。通过计时,按正常顺序计算的学生大约用了2-3分钟,而应用运算性质计算的学生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对使用的计算时间长短的对比,认识到运用运算性质既可以提高计算速度又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也就证明了:应用发现的运算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

3、设置认知冲突,发现或提出新的问题:

在学生认为应用这种运算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时,我适时地为学生提供练习题(课件出示)要求全体学生应用发现的性质进行计算。当学生计算到第三道时,就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这道题应用运算性质后计算不简便!抓住这个冲突,我让学生提出问题,为了帮学生确定新的探究方向,我们一起提炼出主要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算式应用运算性质都简便?” 成功的探究性课堂,教师的“导”与“放”应巧妙地处理好,因此,这个环节我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列举反例——77÷11×22、25×4÷10、1000÷125×25……体会到“并不是所有的算式在应用运算性质时都使计算简便,应根据不同的算式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容易引起他们的深入思考。“是不是所有的算式应用运算性质都简便?”这个问题的设置就引起了他们在上一步探究中得到的认知及以往认知——‘应用运算定律就能使计算简便”的冲突,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以便于得出科学的结论。

4、拓展延伸: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所以当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后,为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我在最后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课件出示)0.3X0.12÷1.5

0.9X4.5÷0.3

3.9÷0.13X0.03

0.18X0.2÷0.3

让学生利用这节课中掌握的学习方法,自己或结组探究新的数学知识。

在这节课上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获得了新知。在传统的教材编排和教学模式中,往往是先给学生一个理论依据或是方法,用这个理论或方法来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实践,结果的正确与否还要由理论来检验。知识的形成是从被动的接受开始的。在本节课上,却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方式,直接由问题入手,知识的形成是从学生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开始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自主尝试解决问题、体验感悟口算方法的多样,内化吸收为自己的知识经验,再利用体验感悟而获得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乐于参与活动,更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样的,获得的知识也将更深刻,也使他们在数学思维方法上得到了一定发展。在这节课上,我欣喜地看到,许多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也都积极地参加了每一个环节的活动,这使我更加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力,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尝试,大胆探索,亲身去体验,那么每个人都一定会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