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时,她发现自己实在无法养活三个年幼的儿子了。望着骨瘦如柴的孩子,她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贫困的津巴布韦,到外面的世界寻找生机。她带着孩子离开津巴布韦,经南非开普敦搭乘客轮前往英国。万里飘摇的轮船上,她两手空空,囊空如洗。此时,她的全部家当只是背包中的一部反映非洲生活的小说草稿。

刚刚下船,问题就来了。没有食物,没有住处,孩子们嗷嗷待哺,她那颗母亲的心如同刀割。她拿着自己唯一的筹码——那部长篇小说的草稿到一些出版社去碰运气,结果,她处处碰壁,受尽白眼和奚落。没有人会相信,一个非洲来的流浪女人会写出可以一读的小说来。但她没有别的路可走,她不敢放弃,因为这是自己和孩子们的唯一机会。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她几乎敲遍了伦敦所有出版社的大门,直到有一家出版社同意以《野草在歌唱》为题出版她的小说。

包括她自己,任何人也没有想到,这部非洲题材的小说出版后竟吸引了无数读者,整个伦敦出版界在一夜之间都认识了这位带着三个孩子的年轻母亲。

一部小说的成功,让她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和生活的方向——继续写故事,写小说。童年以来的苦难与坎坷经历,都成了她创作故事的素材。贫苦的出身,使她对弱者有着天然的亲近与同情;对人性的深切关注,又使她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勤奋写作。结果,她在写作的道路上一发而不可收,结出了累累硕果。

从1952年开始,她用17年的时间,创作发表了《暴力的孩子们》《金色笔记》等多部长篇小说。她的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与此同时,一些诋毁和攻击也如风暴般袭来,有些人说她的小说是狭隘思维与偏激思想的混合物,有些人干脆说那是垃圾。她宠辱不惊,唾面自干,埋着头继续写自己的小说。她相信,只要坚持着笔耕不辍,总有一天,人们会理解自己的那些故事,并喜欢这些故事。

时光荏苒,在文字中耕耘的她由少妇变成了老妇,又由老妇熬成了耄耋的白发老婆婆。有一天,当她去超市购买生活用品回来时,看到自家门口挤满了带着摄像机的人。她好奇地问那些人:“你们是要在这里拍外景剧吗?”这些人就告诉她:“你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位白发老婆婆听了后,却面无表情,而人们则呼喊着她的名字:多丽丝·莱辛。

瑞典文学院的颁奖公告中这样写道:“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以及她那史诗性的女性经历。”

这一天,距离莱辛88岁生日还有11天,她是目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最高龄者。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