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赓续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本次大赛邀请了四位艺术顾问,其中一位是当今中国书法界的代表人物——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启笛先生。说起启笛,深圳市民并不陌生,在两个月前他曾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办过个人书画展览,并奔走于各大学校举行书法普及教育讲座,一时成为城中热门话题。据组委会介绍,在展览期间,他得知深圳要举办首届深圳市青少年书法大赛,极力支持,并欣然答应担任该赛事顾问,对本次比赛投以极大的关注。

曾有不少人提出疑问,现在是电脑化时代,以后交流都用键盘代替纸和笔了,青少年学习书法还有什么用呢?多学一种电脑程序操作不是更有意义吗?这个问题已经有不少人对启笛先生提出过了,但当两个月前有记者再次提出时,他依然耐心回答:“电脑的普及的确是信息化社会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都不去写字了,汉字是传统文化的基础,书法是最能感受汉字之美的艺术,把汉字的美都忘记了,赓续传统文化只是一句空话。”他认为,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关系到中国书法的兴衰。东南亚和日韩都对书法十分重视,它们对书法的重视程度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如果我们不努力,也许不久后真正的书法就不在中国了。这让我们想起不久前韩国端午节申请成功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训,当人们沉迷于高速发展的现代生活当中,逐渐忘记了祖宗们血浓于水的优秀传统,有朝一日发现这种“根”已经成为他人的“根”,那我们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生活也只能算是空中楼阁。

可喜的是,现在深圳不少家长已经有此意识,了解到书法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本次大赛的组委会副主任、深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卢绍武介绍,现在深圳有不少学校都开设了书法课,如沙西小学、爱联小学等,有的学校还定位为“书法教育实验学校”,让书法的重要性深入人心。“有些学校对孩子们的书法教育很规范,不仅要求字写得好,连握笔和写字的姿势都严格要求。久而久之,孩子们锻炼得腰杆笔直、气宇轩昂,近视眼也少了。所以,练习书法不仅仅是学习一种技巧,对其他方面也是一项有益的补充。”卢绍武说。

青少年:

临帖是重中之重

现在各地书法培训中心琳琅满目,不同的培训方式令人眼花缭乱,而对于青少年来说,哪种方式才是最合适的?记者从不同的专家口中得到了一个一致的答案——“临帖”。

“临帖”,这种习字的方法几乎是跟书法本身一样悠久,而“临帖”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基本功。“练字首要是基本功,学习书法的第一步就是临摹字帖,一定要选古代名家的字帖,王羲之的可以,唐四家的也可以,这就是传统,古人的思维方式和书写方式都不是现代人能比的。”启笛认为书法第一是要讲传承,其次才是“创新”,“中国书法家协会审查会员资格的时候都会先看这个人是师从何人,临谁的帖。帖没临好就号称要自成一家,这是不可能的。当代的书法大家如启功都是把历史上的名帖吃得很透的,练基本功的时候切忌浮躁。”

卢绍武介绍,深圳的青少年书法培训市场很热络,这在广东省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因为这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骨干,全国各地的书法风格汇聚于此,与此对应的便是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树苗。但是,因为市场过于庞大,却由此引来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本次大赛的办公室副主任、深圳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何玉生提出,青少年的书法面貌跟成年人相比,重“基本功”不重“风格”,字体可以多样,但风格不要求多样,在本次比赛评比中也首先看他们的线条和节体等;然而现在的培训市场良莠不齐,有些教师为了尽早出成绩,要求学生不临帖,而临老师的字,其结果很容易走歪路。“练书法没有捷径,只有苦练,而苦练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临帖,把几千年大家公认的精华学好,老师在这方面应该起一个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走‘正’路,这样才能根正苗红。”而卢绍武也说,不到六十岁不能称为一个成熟的书法家,孩子们在学习书法时候切不能急功近利。

比赛:

书法后备力量的大检阅

学书法不仅仅是闭门造车,孩子们需要进行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书法比赛正是为此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过去,各级举办的青少年书法大赛多如牛毛,但大都存在着规格不高、成效不大的弊端。而本次大赛可谓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组委会表示,将会让本次大赛成为同类比赛的一个范本,以此在全市广大青少年中兴起弘扬传统书法艺术的热潮,建立起热爱书法、学习书法的长效机制。

“这将是一次深圳市书法后备力量的大检阅。”卢绍武评价,“过去我曾参加过几次类似活动的评选,从结果来看,不少孩子的作品都是很优秀的,但有些不是现场挥毫,所以不能确定是不是学生们的真实水平。”而在明天,市少年宫内将会排出300张长桌,300名选手们将会在家长、老师不在场的情况下秀出自己的真本色;而规定题目与自选题目交错进行,更能清清楚楚地摸孩子们的“底”。“如果孩子的基本功厚实了,应该是难不倒他们的。也可以说,这个比赛为检验孩子们路子‘正’不‘正’提供了一个评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