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小关打进热线说,她孩子今年上三年级,暑假的时候,老师就发了一份通知单,让家长带孩子去做蛔虫检查,由于工作太忙没顾上。最近老师又专门让孩子给她带了张条子,仍然说是让带孩子去检查蛔虫。小关纳闷,孩子不像是有蛔虫的样子,而且,蛔虫又不是什么传染病,一条蛔虫是否值得学校如此大惊小怪呢?

;遇到小关这种问题的家长不止一个。近期,西安很多学校都给孩子发了“检查蛔虫”的通知单。到底蛔虫有什么危害?有了蛔虫有哪些表现?又应该怎样预防蛔虫?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西安市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李晔。

■儿童发病率较高

蛔虫病是一种传染病,是可以通过土壤、空气、水源传染的,蛔虫卵可以通过一个小朋友传染给其他小朋友,所以应该得到重视。从专业角度讲,蛔虫病是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所导致的疾病。我们通常说“病从口入”,吃了感染期的幼虫卵是人体感染蛔虫的主要方式,如吃了附有虫卵的生菜、水果,或食入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孩子好动,对一些新鲜的东西喜欢东摸摸、西抓抓,同时又喜欢在地上玩耍,蛔虫卵就很容易附着在手上和指甲内。因此,蛔虫卵很容易被带进口中,孩子得蛔虫病的几率要比成人高。有些孩子有喝生水的习惯,这也是一条主要的感染途径。

蛔虫繁殖快而多

我们来看一下几个数据:一条成熟的雌性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两个半月就能繁殖下一代;每天能产卵二十万个之多。当然,这些虫卵并不能在人体内发育成熟,而会随粪便排出体外,并发育成熟。

蛔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泥土中它甚至能生存1—5年。当人们吃了被蛔虫卵污染的蔬菜,喝了生水以后,便可能吞下活的蛔虫卵,这种发育成熟的蛔虫卵到人体小肠中脱壳而出,逐步发育成为一条条蛔虫蛔虫在人体内寄生,它的寿命为1—2年。

■并发症挺可怕

一般像老人说的,脸上出现一些白斑,晚上睡觉磨牙,孩子的眼白能看到一些发灰、发黑的斑点,这些都可能是有蛔虫的表现。但绝大多数病例并没有什么症状。蛔虫病的诊断主要以大便中找到虫卵或大便中排出成虫为依据。至于面部的白斑、指甲内的白点、晚上磨牙等还不能作为诊断蛔虫病的依据。

肚子里有蛔虫,孩子也会出现吃饭不好,消瘦甚至腹痛的症状。由于蛔虫吸收营养,所以可能引起孩子营养不良、贫血,这样不仅仅是身体发育受影响,也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更可怕的是由蛔虫引起的并发症。蛔虫的幼虫从卵中脱壳而出,侵入肠黏膜血管进入门静脉,经肝脏、心脏至肺泡,再由气管到喉头,被重新吞下至小肠中,才正式发育成为一条成虫。在这个过程中,如有大量蛔虫的幼虫经过肺部,可以引起病人发热、咳嗽,肺部透视有阴影,称为过敏性肺炎;蛔虫的幼虫如果“误入歧途”,进入人的眼部,可能引起失明;进入脑部,可能引起癫痫。蛔虫可以钻入胆道,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成团可能引起肠梗阻等。

■预防蛔虫五注意

一、注意饮食卫生,不选择卫生环境不好的地方吃饭,不吃不洁的生冷食物,生食的蔬菜瓜果一定要洗净后再食用;

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儿童不要吮吸手指;

四、被褥常洗常晒;

五、儿童的玩具要用消毒剂擦洗,经常用阳光照射,甚至用紫外线消毒。

李医生说,由于检验方法的问题,可能检查过程中有漏网之“虫”,所以家长给孩子吃点打虫药也是可以的。但是要强调一点,有的孩子打虫药也服过了,却不见蛔虫打出来。其实,现在的药物已经把蛔虫变成碎片了,所以看不见虫子打出是正常的,但是判断肠内蛔虫是否全部排出,可以在服药7—10天后再次查大便,另外,3—6个月再重复用药一次,应该是比较保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