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4年的8000万下降到2004年的2610万,10年时间我国贫困人口减少了5390万,其中妇女占了多数。”谁言数字枯燥,道是无情却有情,这背后潜存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贫困妇女现身说法、扶贫官员权威论述、专家学者深入调研,无不印证着一个共同主题――“性别敏感”正在成为消除妇女贫困的行动方略。 

 小额信贷“授”下岗女工“以渔” 
 51岁的张仲芳,是天津红桥区的下岗人员。1998年夫妻双方先后遭遇下岗,失去了所有固定收入来源,一家三口的生活很快跌到了城市贫困线以下。虽然可以申领最低生活保障金,可倔强的张仲芳决定自己创业,她想开一家主食制作中心。 
 拿出家里不多的积蓄,向所有能想到的亲戚朋友借钱,为了省下资金,不雇用工人,自己就是劳动力,但仍然面临资金缺口。“我当时也想过去银行贷款,可是以我们家那时的情况,恐怕没有一家银行愿意给我贷款。”从张仲芳的语气中仍然能够体会到她当时的无奈与绝望。 
 2000年得知天津市妇联项目办为下岗女工自主创业提供小额贷款后,张仲芳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申请了小额贷款。4000元的贷款很快下来了。“别看这第一年为数不多的4000元贷款,它使我扩大了生产规模,同时安置了4名和我一样下岗后生活贫困的女工……”张仲芳快人快语地说,“小额贷款又让我从贫困户成为了万元户。” 
 天津市妇联提供的数据,1999年始,她们利用国内外资金技术为本市贫困妇女、有创业需求的妇女提供小额信贷信息技术等服务,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放贷5436笔,累计放贷金额2775.7万元,帮助8000多名下岗妇女走出贫困,走上创业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天津市妇联副主席王怀英向记者介绍,她们开展的小额信贷工作指定妇女为主要承贷人,按照“资金搭台、服务唱戏”的思路,以小额信贷为主线,以服务为依托,通过政策宣传、信息咨询、协调服务、培训指导、网络服务及开展各种活动,几年的实践证明,对下岗妇女起到了生活扶贫、精神扶志、经济扶业的作用。 

 参与式扶贫中的“性别倾斜” 
 “不仅是像张仲芳这样的城镇贫困妇女,同样在广大农村地区也有不少贫困妇女依靠小额信贷摆脱贫困走上富裕路。除支持各级妇联组织开展小额信贷扶贫外,国家在缓解妇女贫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国务院扶贫开发办政策法规司司长刘福合说。据统计,2001-2004年,国家扶贫贴息贷款中用于农户小额信贷的总量达到135.2亿元,其中半数以上的承贷人为妇女。 
 “支持贫困地区妇女发展庭院经济,组织妇女的劳务输出,对妇女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将性别指标作为农村贫困监测的一项工作内容”等等,在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使妇女直接受益的扶贫政策措施里,刘福合特别提及了“参与式扶贫”,他进一步解释,“就是在实施乡村扶贫项目过程中,采取参与的方法,动员妇女直接参与扶贫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通过赋权,使她们更多地参与决策、项目组织、项目实施和项目验收活动,通过增加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和脱贫致富能力,提高妇女在家庭和社区活动中的地位。” 
 刘福合将多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他称之为“阳光普照型扶贫”,就是在贫困人口占到人口总数的30%-40%时,扶贫开发工作是在全社会范围大面积展开,其覆盖面为广大贫困人口,“当时的扶贫工作没有也不可能从性别的角度加以倾斜”;第二个阶段是从国家制定“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开始,扶贫工作开始有意识地关注贫困人口中的弱势群体,将对妇女的扶贫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而现在的第三个阶段,刘福合说,国家在制定扶贫开发政策时,性别观念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地强调妇女参与扶贫并从反贫困中受益,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消除妇女贫困的倾斜政策。在扶贫项目的设计、实施中,也更多地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妇女参与,有不少项目则将扶持对象直接指定为妇女。采访中,他透露,我国政府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还将进一步强化性别意识,加大对妇女的扶持力度,提高资金投入水平,完善工作机制,以缓解妇女贫困程度,减少贫困妇女数量。 

 政策干预有助缓解贫困 
 赶至中国农业大学采访,该校人文与发展学院李小云教授正与一些大学生筹备下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场国际性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正是性别与贫困的关系。 
 在李小云提供给记者的《中国性别不平等与贫困关系研究》报告中,对目前性别在我国政治权力、就业、教育、健康、财产的获得和劳动分工等六个方面存在的不平等状况进行了系统阐释,并试图揭示性别不平等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通过调研,李小云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政府积极倡导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不论在农村还是城市,中国的性别不平等状况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处于较好的状况。但性别在各个领域中,特别是在就业、资产的获得、教育、健康、劳动分工等领域目前仍然呈现相当不平等的状态。这种状态一方面影响着性别不平等的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妇女的贫困化状态。 
 “有效的促进性别平等的政策干预将会极大地缓解贫困,同时有效地缓解贫困的干预也会有助于改善性别平等的状况。这应该成为我国政府还有其他国家进行扶贫开发工作的核心指导原则。”李小云教授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过去的10年,我国政府开展实施了大规模、富有成效的专项扶贫开发计划,性别平等观念不断强化,让妇女在其中受益匪浅。李小云建议在国家扶贫系统进行性别主流化和性别预算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建议实施由全国妇联和国务院扶贫办共同组织的以推动性别平等为目标的扶贫计划。(乔虹) 

 数据与事实: 
 ■ 1998-2002年,全国28个省(区、市)妇联在农村组织和发放小额信贷扶贫资金9.5亿元,支持妇女发展种植、养殖、加工项目,帮助200多万名妇女摆脱了贫困;2000-2002年,在城镇组织和发放小额信贷资金2.04亿元,帮助60万妇女实现了创业和再就业。 
 ■ 2000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启动“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为西北缺水地区募集资金修建蓄积雨水的水窖,解决当地家庭的基本饮用水。到2004年,项目筹集资金2亿多元,在以西部为主的22个省(区、市)修建水窖9万多眼,建设小型集中供水工程1100处,受益的贫困人口近百万,其中妇女儿童约占65%。 
 
《中国妇女报》